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29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熊耳山地处我国南北两大构造单元交界处北缘。分野东西的南北重力梯度带从其东侧通过。根据地洼学说划分,本区为华北地洼区冀晋地穹系华熊地穹列。陈国达教授将其北西缘地洼盆地划入汾渭裂谷系,因其所处位置恰好在汾渭裂谷系南东缘。其内进一步划分由北而南为洛宁地洼、熊耳山地穹、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花岗岩锆石中的微量元素的配分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相 Pupin  JP 《地质科学》1992,(2):131-140
花岗岩锆石中的微量元素(铪、铀、钇、钍、磷)的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这些元素在花岗岩锆石中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其中最小离子半径的铪以无序固溶体形式与锆完全相溶,而钇和磷在较低温度的条件下常常呈磷钇矿与锆不完全相溶;它们在花岗岩锆石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是随着结晶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而分异的,因此,对它们的分析研究可以揭示花岗岩的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96.
甘肃北山属大陆性气候区,裸露着无古代和古生代地层。华力西中-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并伴生有金、铜等多种矿产。根据矿物岩石的反射波谱和TM数据统计特征,选用TM7、TM5、TM4合成图像和TM5/TM4、TM5/TM7比值图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构造信息,而且可以区分多种岩性和圈定有一定规模的热液蚀变岩石晕。用于1:50,000-1:500,000地质制图和圈定找矿靶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论述了一种对面阵CCD摄像机的几何参数进行解算和精度评定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中,用重心法求目标影象点坐标,并加入了畸变参数的改正。初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检查点计算得到的象坐标,其精度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
大厂矿田产黝铜矿族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锡林  王冠鑫 《矿物学报》1990,10(2):119-126
对广西大厂矿田产黝铜矿族矿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大量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分为黝铜矿、锌黝铜矿、银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研究表明,在大厂矿田、乃至一个矿床中,黝铜矿族矿物中的Cu和Ag、Fe和Zn分别呈完全的类质同象系列,这一特征在文献中是极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99.
利用5头活动于南极普里兹湾的象海豹携带的CTD观测获得的2011年3—6月埃默里冰架前缘冰间湖区域海水温盐剖面数据, 研究了该海域上层水体结构在初冬的演化过程。结果显示, 可将该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海水温度从层化到均匀, 3月下旬次表层仍维持暖水特征, 随着表层海水冷却作用, 次表层暖水逐渐消失, 上下水体温度趋于均匀并接近冰点, 温度剖面从“逆温型”演变到“均匀型”; 第二阶段海水盐度从层化到上下均匀, 也就是从“均匀型”演变到“渐变型”, 海水结冰析盐过程使上层海水盐度增加, 增强垂直对流混合, 上下层盐度达到均匀; 第三阶段冷却结冰持续, 海水盐度继续增大, 形成盐度随深度减小, 温度随深度增大的“渐变型”结构。根据温盐剖面数据计算三个阶段的海-气之间的热通量分别是-90.93、-82.20和-43.44 Wm-2。考虑海水盐分的增加主要源于海冰形成, 由此推算三个阶段内平均的海冰形成速率分别是5.4、4.9和2.5 cm d-1。在南极初冬时期, 随着海水上层低温高盐化演变持续, 海水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渐减少, 海冰形成速率也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00.
利用WRF模式和Jones电线积冰模型对发生在2010年2月10—11日湖北地区的电线覆冰舞动事故的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对灾害性天气的可预报性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Jones电线积冰模型基于观测降水数据计算积冰厚度在1.3~5.4mm,与观测量级相同。由于WRF模式对此次天气过程的降水量模拟偏大而高估了电线积冰厚度。WRF模式模拟的10m风速风向与观测的一致性较好,模拟本次过程的风速为5~10m·s-1,风向为偏北风,而湖北地区输电线路以东西走向为主,较容易发生舞动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