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伽师强震群地震动特点与震源机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年1至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境内发生了7次6级以上强震群。在此期间布设了由4个临时台站组成的地面加速度观测台网,共得到6级以上强震记录57条。本文给出这次强震群的烈度分布图和震源机制,研究了这批强震记录的相关谱特性及其与震源机制的关系。此外,还研究了这些地震的地震动与宏观烈度的对应关系以及地震动随震中距的衰减曲线。  相似文献   
42.
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平均地温是冻土分带划分的主要指标之一,本利用青海高原气象台站的年平均地温资料,建立了年平均地温与海拔和经纬度的关系模型,结合地理信息分析系统和DEM数据模似出青海高原的冻土分布图。分析了青海高原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已引起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减少和冻土下界的升高,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边缘不衔接或岛状冻土区发生比较明显的退化。二十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相比,高原多年冻土下界分布高度上升约71米,季节性冻土厚度平均减小19cm。年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青海高原年近40a来气温变化的空间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43.
利用ArcIMS的地图发布功能,较好地实现自动生成静态震中分布图的功能,并将该功能与门户网站集成起来,可丰富地震速报信息的内容,节约应急时期人工绘图的时间.  相似文献   
44.
影响我国夏季汛期降水异常的因子繁多,不同因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制约我国夏季降水季节预测水平。目前动力模式对降水预测技巧水平较低,如何开发客观统计预报方法,提高我国夏季降水预报技巧依然存在挑战。该文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和交叉检验方法,提出一种搜索预测因子潜在预测技巧的方法(潜在技巧分布图),并基于该方法开发预测因子自动选择器,建立中国夏季降水异常自动统计预测模型。与传统线性相关分析相比,潜在技巧分布图不受极端气候事件影响,可直观展现具有显著预测技巧的前兆信号,而预测因子自动选择器则能从潜在技巧分布图中自动筛选最优预测因子,获得逐年不同的预测因子,更符合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影响因子多样性的客观事实。在完全剔除预测当年信息的回报试验中,该预测模型对1999—2019年中国夏季汛期降水异常的历史回报技巧明显高于动力模式。通过方差订正,历史回报降水的PS评分从71.00分提高到82.10分,显示了该模型的潜在预报潜力。  相似文献   
45.
雷鸣 《地理教学》2013,(6):10-12
正新课导入【投影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提问】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有何特点?【提问】从土地资源的属性来看,它属于哪一类?【追问】可再生资源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永续可再生呢?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显然,需要人类的合理利用。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  相似文献   
46.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12,34(6):875-875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中国和邻区以及全球的地震分布图像,作者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资料,绘制出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和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刊登在《地震学报》每年第6期上.  相似文献   
47.
根据中国大陆区域地震台网的小震目录,绘制震中分布图。可以发现,汶川8.0级地震后,甘东南一甘青川交界即N30°~37°,E98°~106°范围内形成了几个小震丛集的地区,它们分别是:甘肃碌曲、甘肃礼县、迭部一白龙江断裂带、青海久治、四川马尔康和黑水地区。从历史大震分布来看,有地震记录以来,1654年在甘肃礼县附近发生过甘肃天水南8级大震,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ShakeMap烈度图在地震应急专题图制作的背景和意义,对ShakeMap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利用ArcGIS软件将ShakeMap烈度数据进行矢量化,同时展示了地震余震记录数据的获取方法,并以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余震分布图为例,将其应用在应急专题图件的编制中加以演示。结果表明,应用ShakeMap在专题图制作中能提升图件产出的质量,为辅助决策和震情跟踪给予有力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49.
2013年4月20日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芦山MS7.0地震,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其中最严重的破坏发生在震中附近的芦山、宝兴等地区.根据地震发生的快速反演结果,及发震断层面上滑动位移的分布情况,构建有限断层模型,对近断层区域的强地面运动进行初步计算,并基于强地面运动的模拟结果给出震区烈度分布的初步估计.模拟结果显示:模拟烈度图显示极震区的烈度在IX级左右,VI级烈度影响范围大致为16000 km2,该结果与中国地震局于4月27日给出的震区实测烈度图一致程度较高.强烈地震发生后,基于近断层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的结果,可以给出相对合理的地震烈度分布情况估计,对震区震情判定及救灾工作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曹飞  郑文全 《贵州气象》2012,36(2):55-57
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后期的绘制,没有较为专业的底功,往往无法绘制,作为基层台站一般都是交由专业人士进行制作,而利用Visio2003软件就能轻松绘制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真正做到简单、轻松、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