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03篇
  免费   6699篇
  国内免费   7305篇
测绘学   3809篇
大气科学   4710篇
地球物理   7889篇
地质学   19153篇
海洋学   3631篇
天文学   366篇
综合类   3226篇
自然地理   4623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1018篇
  2022年   1312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129篇
  2019年   1451篇
  2018年   1028篇
  2017年   1011篇
  2016年   1035篇
  2015年   1316篇
  2014年   2419篇
  2013年   1828篇
  2012年   2456篇
  2011年   2441篇
  2010年   1958篇
  2009年   2117篇
  2008年   2424篇
  2007年   1774篇
  2006年   1758篇
  2005年   1820篇
  2004年   1468篇
  2003年   1438篇
  2002年   1283篇
  2001年   1161篇
  2000年   1018篇
  1999年   1041篇
  1998年   988篇
  1997年   918篇
  1996年   1031篇
  1995年   892篇
  1994年   779篇
  1993年   618篇
  1992年   675篇
  1991年   523篇
  1990年   505篇
  1989年   368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0篇
  1954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用QHS氯化钠浮选剂分离察尔汗盐湖光卤石矿中氯化钠的方法,使用QHS-1型氯化钠浮选剂后,富集的精光卤石钾含量提高到25.5%左右,氯化钠含量降到5%以下,氯化钾相对收率95%左右.使用QHS-2型氯化钠浮选剂后,富集的精光卤石中氯化钾含量提高到25%左右,氯化钠含量降到3%以下,氯化钾相对收率97%左右.  相似文献   
62.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总被引:19,自引:10,他引:9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采用了当今高精度GPS、INSAR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并与精密水准测量,精密重力测量,精密激光测距和峒体连续形变监测等技术相结合,构成一个空间上点、线、面结合,时间上长、中、短兼顾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该网络既可获取三峡库区特别是库首区区域形变场和区域应变场的动态变化,监测库区主要断层活动,为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及研究服务,又可用于气象、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等,该监测网络于1997年底开始建设,2001年6月建成,到目前为止,已获得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3.
利用三峡地区多年的地形变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的地形变特征。结果表明,各断层活动性甚微或基本不活动,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超新星完整样品的分类概况,依次转述了各类超新星光谱观测的新进展。两颗特殊Ia型超新星-SN1991T和SN1991bg一的发现对原先认为Ia型超新星是均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Ib/Ic型超新星应加以特别关注,II型超新星SN1993J和SN1987K由光极大时的II型演化星云类似于Ib/Ic的光谱,对传统的超新星I型和II型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对某些特殊II型超新星也许列为“IIn”型,其Hα  相似文献   
65.
66.
地球物理的测深方法广泛使用于水电工程与固体矿产地质勘探工作中。应用差分法原理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提取是提高电阻率测深的解释推断,它具有去掉背景场,突出局部场的作用;ρm测深断面正演概念形象鲜明,能提供各种地质体的电场信息,从而有利于从场的形态、场的结构来研究异常性质。文中探索了二阶、三阶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于水电工程坝址勘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7.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8.
2004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共承担国家地质找矿项目8个,主要部署于豫西南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南段和新疆西昆仑地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新发现矿产地7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银2010吨、铅锌421万吨、铜51万吨、铁6109万吨,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69.
黎辉  樊忠玉 《天文学报》1995,36(3):288-294
本文介绍了1993年12月29日一个SF/C1.9耀斑过程的HeI10830A的二维光谱观测和资料的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在直接拼出的HeI 10830A单色象上未发现有Rust提出的强度超过连续谱的耀斑亮点,但在剩余强度图上的确发现有四个小区相对周围变亮,其强度在耀斑爆发过程中有明显变化;(2)所有HeI 10830A“亮区”均落在Hα耀斑亮区内,反之则不一定有对应;(3)HeI 108  相似文献   
70.
本文系统描述了中国南部二叠、三叠纪“混生生物群”。根据笔者的统计,目前巳经发现有“二叠纪型”分子36属53种与三叠纪菊石、双壳类、牙形剌共生。 笔者认为中国南部可以以牙形剌Anchignathodus parvus 的出现作为三叠系的底界,双壳类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菊石 Hypophiceras的出现可以作为三叠系开始的辅助标志。文中还将这一界线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二叠、三叠系界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