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8篇
  免费   2112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测绘学   2622篇
大气科学   2125篇
地球物理   3282篇
地质学   6911篇
海洋学   974篇
天文学   60篇
综合类   1290篇
自然地理   1023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05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554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94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519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761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852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737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505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534篇
  1998年   446篇
  1997年   365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342篇
  1991年   364篇
  1990年   183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51.
《国际地震动态》2007,(2):46-46
美国科学家日前公布了一套有望提高精确度、预测长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的地震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2.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特性和地震灾害预测研究的特点,本文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潜在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价系统。针对网络模型参数设置、数据归一化、中间层神经元最优数目以及泛化分类评价指标等若干实际问题给出了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大样本数据对网络的训练,形成了有识别和记忆功能的非线性预测和评价系统。对网络的测试和检验,论证了该系统在预测潜在地震灾害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从测试精度出发,探讨了这种预测网络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3.
本文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以西发生MW9.0级地震后所做的地震趋势预测做了反思,指出:关于全球特大地震近年可能连发,特大地震对几年内世界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没有明显影响,但未来几年内7级以上强震可能集中在这次特大地震附近或相关构造上的预测意见是正确的;而有关近年中国大陆及川滇地区可能发生7级强震的预测是错误的;并认为,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释放了已积累的应变可能是这次特大地震不能触发中国大陆及川滇地区发生强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4.
四川及邻区强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及邻区最近30多年来发生的18组6级以上强震前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震例总结显示,衡量区域地震活动异常增强或平静的中等地震月频次异常可作为判断中期是否发生强震的指标;在区域中等地震活动出现异常的前提下,区域小震平静异常可作为判断短期是否发生强震的依据。而根据A值和GL值的空间异常分布范围,结合地震构造背景及其它方法,可缩小预报区域。  相似文献   
955.
吴忠良  蒋长胜 《中国地震》2007,23(3):211-224
从"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的角度讨论了世纪之交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的国际进展。"统计预测"包括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检验、"统计地震学",以及统计物理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经验预测"包括搜索可能的前兆异常的尝试、建立将可能的前兆异常现象与地震孕育过程联系起来的简单模型、发现对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现象,以及地球介质变化的动态监测试验;"物理预测"包括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模型、地震断层带性质的观测和实验研究,以及对震源的直接探测和钻探。讨论了"统计预测"、"经验预测"、"物理预测"之间的关系,对"把经验预测或统计预测变成物理预测"的发展战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56.
Walsh列率域中多维分形模型与GIS环境下地球物理信号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物理信号通常在多个尺度段表现尺度不变性,这些不变性起因于不同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的自相似性. 利用这种在多个尺度段的尺度不变性可以设计多维分形滤波器,滤波所得信号表征了具尺度不变性的地质地球物理或成矿过程,可以用于成矿预测或环境评价. 本文研究了Walsh变换列率空间地球物理信号的列率功率谱密度与列率之间的分形与多维分形关系, 试验证实了大洋钻探、石油以及煤系地层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在Walsh域的多维分形性质,提出了用于分解地球物理场,提取有用信号并用于矿产资源勘探或环境评价的多维分形W-A模型. 利用波列率域中的多维分形关系构造了W A图解(W-A Plot). 借助W-A图解可以确定最小平方误差(LS)意义下Walsh功率谱变化的不同自相似性的频率分界点,从而用于设计W-A分形滤波器. 这种滤波器可将地球物理场分解成具有不同自相似性的局部场,并且保留原场的各向异性结构. 与通常使用的基于Fourier变换的滤波技术相比,W-A模型具有许多优点:W-A适用于检测地球物理信号中的突变、线性、环状、局部与纹理结构等弱信号. 同时,由于Walsh变换中只有简单的变号(加法与减法),其计算速度远快于建立在复数乘法之上的Fourier变换,所以W-A计算速度远快于Fourier域的滤波方法,可以用于地球物理信号的现场实时处理. 用加拿大Nova-cotia省西南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进行了W-A方法的试算,处理结果反映了地质、矿产分布规律,能够很好地进行矿产预测.  相似文献   
957.
试用转移概率作曲江年降水旱涝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一时间单元的天气只取某一种状态 ,天气就成为时间离散 ,状态离散的随机时间序列 ,即马尔科夫链。天气从某一时间的某种状态 ,变成另一时间的某种状态 ,称为状态的转移。转移概率指某一时间出现某种天气状态的条件下 ,下一个时间出现各种天气状态的条件概率。若将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成若干种状态 ,多年资料组成一个各态遍历的马尔科夫链由此只要统计出各种状态的转移概率 ,就可以利用它由前一时间的状态预测下一个时间的状态。1 方法简介  首先将气象要素的历史演变分成若干种状态 ,多年资料组成一个各态遍历的马尔科夫链 ,由此求取…  相似文献   
958.
利用 1951~2000年资料 ,从气候背景入手研究了辽宁冬季气温与海温场、副高、亚洲纬向环流和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找出 1999~2000年冬季异常低温原因。通过对影响因子的成因分析 ,得出各因子在影响冬季冷暖方面的主要特征 ,从而为短期气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9.
应用2种大气扩散模式分别模拟计算了1997年冬季和春季葫芦岛地区不同条件下的SO2 日均浓度 ,并与实际监测浓度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应用大气扩散实用模式 ,其相关系数和符合指数均比一般的高斯模式大 ,而且非系统均方差也比高斯模式小  相似文献   
960.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何敏  许力  宋文玲 《气象》2002,28(10):9-14
利用合成及相关统计方法,研究冬季南海季风指数与850hPa风场、500hPa高度、海表温度、OLR等环境场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可能机制。指出冬季南海季风指数及环境场的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预测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前兆信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概念模型,1998-2001年的预测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