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57篇
  免费   8164篇
  国内免费   2892篇
测绘学   1936篇
大气科学   1162篇
地球物理   29240篇
地质学   12697篇
海洋学   2068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2515篇
自然地理   2229篇
  2024年   275篇
  2023年   1061篇
  2022年   1118篇
  2021年   1558篇
  2020年   1110篇
  2019年   1353篇
  2018年   907篇
  2017年   916篇
  2016年   858篇
  2015年   1244篇
  2014年   2162篇
  2013年   1765篇
  2012年   2199篇
  2011年   2091篇
  2010年   2053篇
  2009年   2155篇
  2008年   2223篇
  2007年   1739篇
  2006年   1796篇
  2005年   1637篇
  2004年   1588篇
  2003年   1544篇
  2002年   1671篇
  2001年   1563篇
  2000年   1415篇
  1999年   1306篇
  1998年   1263篇
  1997年   1279篇
  1996年   1345篇
  1995年   1391篇
  1994年   1244篇
  1993年   1286篇
  1992年   1308篇
  1991年   1124篇
  1990年   1005篇
  1989年   676篇
  1988年   10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22.
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嘉祥县石灰岩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2个评价指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为2种要素3个指标,同时将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危害性大、中、小程度均单独赋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分值进行叠加,确定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等级,将概划出的13个评价单元分为极差、差、一般3个区。提出了强化矿山管理、植树造林、科学避让、修建拦水坝等保护与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3.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24.
提供一组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解析考核方案,供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编制者或持有者验证程序时参考。  相似文献   
25.
26.
应用BP神经网络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BP神经网络对湖南省汨罗市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有其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7.
28.
29.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勘探设计评估中因素集、评价集的具体意义及具体的评估过程。最后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勘探设计评估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地震地质》1994,16(4):373
对新编的华北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目录(3(1/2)≤M<4(1/2))的精度和可信度进行了讨论。认为该地震目录从1484年后的记载率较高,它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研究历史地震活动性的需要。它与中国地震目录(M≥4(3/4))比较,补充了相当数量的3(1/2)≤M≤4(1/2)的地震。利用历史有感地震目录分析了华北北部部分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结果表明,这些地震在强震发生前具有明显的空区、条带、地震活动性增强、平静等前兆特征,同时,也显示了某些强*发生前的前震活动和主震之后起伏的强余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