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篇
  免费   806篇
  国内免费   1267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675篇
地球物理   617篇
地质学   2479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48篇
自然地理   27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华北古大陆与哥伦比亚超大陆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由Rogers和Santosh等 (2 0 0 2 )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 ,是约从 1.9~ 1.5Ga由Nena ,Ur和Atlantic等 3个大陆块体群 ,通过逐步汇聚而形成的一个超级大陆。它是前罗迪尼亚古 -中元古时期的超大陆。从 1.5Ga开始的裂解作用使哥伦比亚超大陆逐步破裂 ,并在 1.0Ga左右这些破裂的大陆块体又重新汇聚形成罗迪尼亚超大陆。文中除介绍Rogers等提出的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概念、组成和古大陆重建图外 ,重点阐述了中国华北古大陆 2 .0~ 1.8Ga期间吕梁—中条造山运动和 1.8~1.6Ga时期大规模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同位素年龄数据。文中提出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主要峰期与吕梁—中条造山运动的时限相一致 ,华北古大陆属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并可能为Nena大陆块体群的一员 ,在造山及裂解事件群的性质、特点和时代等特征上 ,华北与北美、西伯利亚和西北欧有更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2.
华北板块北缘活动带元古宙构造岩片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新的研究证实 ,华北板块北缘残存一条元古宙构造岩片堆集带 ,包括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等多期构造岩片。并相伴有 180 0Ma±、140 0Ma±、10 0 0Ma±、6 5 0Ma±的花岗岩类的侵入活动和构造变质成矿等热事件的年代记录 ,并在华北板块北部金镶边带中保存了相一致的信息 ,揭示了它们是陆缘多期拼贴造山的产物。这为超大陆旋回 ,特别是元古宙两次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野外实验园地 ,并为元古宙、特别是古元古代大陆的增生及Rodinia超大陆在北半球的存在或构造响应提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3.
华北克拉通北部内、外缘中生代形成的有色金属矿种繁多 ,以外缘富 Sn、内缘富 Mo,Cu、Pb、 Zn遍布内、外缘为主要特色。通过内、外缘典型矿床的研究和综合对比 ,认为外缘的富 Sn是与富 Sn的基底有关 ,内缘的富 Mo是与结晶基底地层和岩浆热液关系密切。而内、外缘 Cu、 Pb、 Zn的成矿与中生代构造转折 ,造成大规模陆相火山活动和成矿流体的卸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化集中区.文中采用石英的(40)Ar-(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的U-Pb测年法,结合前人资料,提出本区绿岩带初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其中辽西排山楼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 105.2±10.4)Ma,金厂峪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 539±23)Ma,小营盘金矿的成矿时代为1 800Ma左右.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华力西中期,其中东坪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350.9±0.9)Ma,冀东头道门子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217.32±2.04)Ma,峪耳崖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早期,金厂沟梁和二道沟金矿的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  相似文献   
55.
本文详细阐述了大青山地区绿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指出金矿化带赋存在二道洼群大理岩与其它岩层的接触部位,同时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在大理岩褶曲部位或下层位有利于形成较富矿体。该类型金矿的发现,大大地拓展了在大青山地区的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56.
57.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狼山—白云鄂博裂谷系中元古代形成的大型多金属矿床 ,是我国重要的铁、稀土、铜、铅、锌矿产地。矿床为产于沉积岩中热水沉积型多金属矿床。其形成受地层、构造控制 ,与裂谷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裂谷系内外分支的地质环境及矿床矿种不同 ,导致矿床特征及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为钾、钠、磷等含量较高的热水沉积型 ,霍各乞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与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过渡热水沉积型 ,东升庙和甲生盘等铅、锌多金属矿床为热水沉积型。文中将对上述矿床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8.
华北岩石圈三维流变结构的一种初步模型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利用华北地区(105~124°E, 30~42°N)的地震P波速度资料和大地热流资料建立了华北岩石圈的三维波速分布及温度分布. 考虑了摩擦滑动、脆性破裂及蠕变三 种主要的流变机制在岩石圈中的作用. 计算了华北岩石圈流变强度及粘度的三维分布. 结果表明, 岩石圈的流变强度和粘度有着明显的分层特征. 在应变率为 的情况下, 上地壳上部为脆性区, 下部有可能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中地壳可以是以脆性破裂为主的脆性区, 也可以是上层以脆性破裂为主而大部分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而下地壳几乎均是以蠕变为主的延性区; 壳下岩石圈上部是以脆性破裂为主或以蠕变为主的高强度区. 同时可以看出, 流变强度在水平方向上有很大的不同, 与大地构造有着明显的联系. 讨论了岩石圈波速结构, 温度分布对流变结构的影响, 并对改进岩石圈流变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9.
20 0 1年 1月 1 7日 ,纽约市发生一次小地震。这次地震虽小 ,但却是一次警告 ,表明地震会 ,而且肯定会在东北部发生。 1 995年的同一天 ,日本神户经历了一次 7.2级 (据日本气象厅测定 )地震 ,在这个预料会频繁发生地震 ,且已采取了减轻地震对人身伤害的措施的国家造成 550 0人死亡。但是 ,神户地震的强度比以前认为的该地区的地震强度大得多。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年 ,仍然是这一天 ,加州发生了 6.7级北岭地震。加州人已预料到会发生这种强烈而又频繁的地震。虽然这次地震夺去了 50多人的生命 ,但由于该地区对这类地震事件已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  相似文献   
60.
华北地台北缘地球物理场特征与金属矿床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北地台北缘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根据重、磁异常数据反演计算了该地区的莫霍界面、居里界面、磁性界面的起伏.利用地球物理场资料和反演计算结果对该地区的构造格架和断裂进行了推断,同时预测了9个成矿远景区:(1)集宁一呼和浩特金成矿区;(2)张家口一赤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区;(3)密云一高岭金、铜成矿区;(4)青龙一马兰庄金成矿区;(5)秦皇岛、金多金属成矿区;(6)郝家营多金属成矿区;(7)承德地区金、多金属成矿区;(8)赤峰一喀喇沁旗金成矿区;(9)宁城东金、多金属成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