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论大气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99,57(5):513-524
文中提出了设计大气模式的原则:包含有可能达到目的的有关制约大气过程的物理因子和物理机制;模式整体性质合理;计算稳定,精确;有合适的网格和分辨率;适当的计算域和模式各部分之间协调。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讨论。最后,特别强调了设计目的和模式的一致,还对各不同预报模式中所考虑的因子、物理过程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长江流域禁捕为全局计、为子孙谋,但在禁捕后却存在非法捕捞的问题,尤其在渔业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入海口处尤为严重,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基于现实层面的矛盾,文章选取24份国家层面、30份地方层面有关长江入海口“打击非法捕捞”的政策文本,对政策系统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江入海口打击非法捕捞政策系统协调性较好,但存在部分不协调问题。文章创新性提出政策系统协调性整合框架,从公共政策视角为长江入海口非法捕捞问题的治理提供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43.
南北极地图集的设计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岚  漆炜  庞小平 《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31-133,137
作为中国第一部反映南北极地区地理环境和科考情况的地图集《南北极地图集》,该图集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在编绘方式上与其他图集不同,从图集的内容设计、整饰和色彩设计、以及统一协调性研究3个方面入手,重点介绍图集设计中各方面的特色,总结图集编制的技术路线,为同类地图集的编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影像地图集矢量要素与影像的协调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整体形象的信息价值和形式要求是不容忽视的。影像图集的统一协调性体现在很多方面,保证影像地图集的统一协调是编制高质量影像图集的基本保证,影像和矢量要素的协调处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项目《广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制作,对图集编制过程中影像与矢量要素的统一协调处理提出了实用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国土空间出现了用地相互侵占、生态环境破坏、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与质量提升变得尤为重要。为实现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本文基于"三生"功能的理念,以攀西地区为例,采用综合指标法对其国土空间利用质量和协调性进行评价,并针对性的提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提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攀西地区"三生"空间利用质量指数等级不高,生产空间的指数差异性高于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又高于生态空间;(2)攀西地区"三生"空间利用质量的整体协调性不高,多数区县处于不协调水平;(3)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水平越高的区域其"三生"空间利用质量协调性相对较高;(4)在功能分区上,城市化地区的"三生"空间利用质量的协调性高于农产品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又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考虑到重点生态功能区自身发展现状和特殊性,应重点强化其"三生"空间利用能力,以实现区域统筹发展。本研究可以为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以及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湖南省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构建湖南省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耦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运算模型,计算得出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10年和2015年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空间)现代化与生态化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1)全省总体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耦合效应较为良好,且五年来基本实现稳中有进,但存在东部、北部地区耦合效应强于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地域分布差异;(2)湖南省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耦合程度受经济创新度、高层次人才结构、社会开放程度、生产单位能耗和生态产业结构等影响较大,受限于城市经济总量和建设规模等传统指标较小;(3)可按耦合协调效应将全省城市分为三类,即一类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生态发展处于紧密联系、良好共进的发展程度,二类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均在提速发展但发展程度不充分不协调,三类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与生态化发展两大层面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7.
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调性的视角,对城市这一复合系统,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福州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自2000年以来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都有所提高;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呈波动发展,至2008年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且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福州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经济结构重型化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等原因将会长期影响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现有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和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协调性分析,笔者认为现有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市场健康发展的要求,应该重新测算工业用地成本和费用,尽快出台新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  相似文献   
49.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国人多地少, 且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 以及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相对缺乏合理性评价, 存在重实证轻理论, 重个案缺规律, 重特大、发达城市轻一般城市的不足, 本文从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基础理论问题着手, 构建非协调性评价体系, 并以2009 年中国246 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 对其扩展规律进行总结;然后从微观层面的行为主体博弈、要素流集聚扩散及制度安排反馈视角讨论了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效率低下, 表现在区际功能匹配性差, 城市化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内在“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度低, 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全国平均值为1.192, 其中大于1 的城市占26.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往西依次递减的地理格局;城市的功能地位与铁路干线对其影响大, 呈现出地级市以上城市>地级市, 铁路干线城市>非铁路干线城市;通过机理分析揭示出, “产权区域”视角下的地方政府, 出于实现自身行为目标函数(政府绩效和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最大化的考虑, 而在制度安排的框架下, 通过对要素流的做功而传导出来的制度反馈效应:现有制度安排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扩散冲动”;在政策建议部分, 基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函数提出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0.
真彩色城市影像地图统一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地图和城市景观差异的角度分析了融合的基本原则,从地图色彩、美学的角度,提出可行的影像预处理以及道路和符号的设计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影像地图的统一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