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8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于日前正式通水。这项酝酿半个世纪、历经11年施工建设的工程,凝聚着无数国土人的心血。移民搬迁、移土培肥、地灾防治、矿山整治……库区国土人恪尽职守,保证了一江清水润京津,保证了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牺牲的移民生活无后顾之忧。10月29日,乔冰站在丹江口水库大坝上举目四  相似文献   
32.
《河南地质》2014,(1):F0003-F0003
本刊讯-马年春节临近,1月14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苗玉林受厅党组的委托带领厅帮扶工作组,到荣阳市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省国土资源党组和国土资源人的新春问候和殷殷祝福。  相似文献   
33.
3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泥石流灾害及危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希林  苏鹏程 《地学前缘》2007,14(6):188-19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拟议中的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通过"五坝七洞一渠"共计260km的引水线路,引长江上游雅砻江和大渡河水入黄河。泥石流在工程区多有分布,现已查明,工程区共有不同危险度等级的泥石流沟103条。泥石流危险区划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没有泥石流极高危险区;泥石流高度危险区总面积为73km2,主要集中分布在杜柯河流域,达曲和泥曲流域有零星分布;泥石流中度危险区总面积114·75km2,各流域均有分布,其中杜柯河和达曲流域分布较多;泥石流低度危险区是分布最广的区域,总面积156·75km2,各流域均有分布,以杜柯河流域分布略多。研究表明,用单沟泥石流危险度值作为综合指标,以具有不同泥石流危险度等级的泥石流沟流域面积作为权重的加权平均方法,采用网格作为泥石流危险区划的基本单元,能够直接而真实地获得泥石流危险区划的成果。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划,无疑比用间接方法和替代指标得出的危险区划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5.
李雨  王雪  周波  袁德忠  陈金凤 《水文》2015,35(5):82-90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和水质本底特性及变化趋势,选择汉江中下游6个水文站及4个水质观测断面,采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检验和Spearman秩次检验法,分别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对比分析历史长序列流量资料,1999~2013年间汉江中下游地区处于偏枯期;(2)汉江中下游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极值比介于2.7~3.3之间。水量年内各月分配变化也较大,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3%~66%,非汛期仅占全年的34%~37%;(3)汉江中下游地区各水文测站的年均流量序列,总体上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不显著,但经历了1980~1990的偏丰期及1990~2013的偏枯期;(4)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质达标情况较好,大部分年份的水质均优于III类水质标准,且水质无显著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6.
四川1∶25万阿坝县幅区调,在三叠系多重划分对比与沉积盆地演化、新近—第四纪阿坝盆地演化、主要断裂带的断裂结构及其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编制了一期工程区带状地质图、引水线路评价剖面图,提出了引水线路优选方案,为区域地质调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验,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对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适宜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流程与方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成果报告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37.
38.
《探矿工程》2004,31(10):60-60
经过国内众多水利专家多年勘测、设计、论证、比选,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调水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终于尘埃落定:"南水"在郑州黄河铁路大桥上游30 km的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通过内径7 m的双隧洞输送过黄河,预计2004年年底开工。  相似文献   
39.
首先用二次函数建立了企业用水量与其用水效益的关系,然后根据这种关系,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来确定该地区最优化水资源分配方案,并得到了该地区总的用水量与用水效益的关系,最终建立了区域调水中各地区间的调水总量的分配模型。此时原问题转化为一个典型的二次规划问题,结合各个地区的用水效益情况,可实现对各地区、各行业分水。利用假设的理想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对南水北调的实际情况,根据北方6个缺水地区基本的水资源及工农业用水情况进行了实际数据模拟,提出了南水北调的简单分配方案。该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区域间调水的优化控制,而且还可应用到其他水资源分配与管理。  相似文献   
40.
遥感信息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构造解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构造解译为例,对信息源选择、波段组合、影像融合、几何精校正、图像镶嵌等一系列处理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组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遥感影像处理的有效性,进而建立了色调、形状、地层或岩体被错断、地貌形态差异和水系格局等解译标志.通过对断裂构造解译的实地验证,表明解译准确率达到90%以上,位置误差小于15m.与常规地质调查方法相比,遥感信息具有视域宽广、内容丰富、主要断裂突出、受地面条件限制较少、有效提高野外验证效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