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2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气象学报》1936,12(3):166-166
历年以来,气象研究所,施放携带自纪仪器之大号气球,探测高空,已有数次,因落下後,无人送回,未有结果。三月十六日下午三时五十分,重行施放,五分钟後,即入云中不见,至十九日晨,得已南通陈桥镇乡民何奎生报告拾得仪器,当派专差领取,给赏二十元,并于十九日下午三时作第二次施放云。  相似文献   
32.
江苏南通黄泥山黄土粒度与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江苏省南通市黄泥山150cm黄土堆积剖面为研究对象,进行环境磁学及粒度分析,探讨黄泥山黄土堆积的成因。研究发现该堆积物属黏土质粉砂,其粒径较镇江下蜀黄土及北方红黏土、黄土为细。南通黄泥山黄土堆积与镇江大港下蜀黄土的磁性特征具明显的相似性。结合粒度、环境磁学数据推测南通黄泥山黄土堆积与大港下蜀黄土相同,为风成堆积物,堆积物磁性参数的高、低变化反映了暖湿、干冷沉积环境的交替。黄泥山黄土较镇江大港下蜀黄土剖面具有较低的细颗粒亚铁磁性矿物含量和较高的退磁参数S-100比值,指示南通黄土与大港黄土相比,总体上经历了较弱的成壤作用。  相似文献   
33.
李菊  赵立鸿  庄颖 《江苏地质》2012,36(4):444-448
在矿产资源种类单一的南通地区,砖瓦用黏土是其矿产资源规划的主体,基于保护耕地和环境的需要,全部利用河道淤泥作为砖瓦用黏土资源。因此,在该市矿产资源规划图件编制中,需要解决这一特殊的非传统矿产要素的表达问题;通过探索,采用概化综合属性、以点代面的表达方式,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淤泥资源的分布、可用量及规划开发量等要素。  相似文献   
34.
会员录     
  相似文献   
35.
南通近岸海域水质特征的因子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12年5月、8月和10月3个航次水质环境调查资料,利用因子分析探讨南通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主要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站位聚类分析进行了区域类别划分,并对各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南通近岸海域主要存在4种水质影响因素,总体表现为受近岸污染源的控制影响,其中F1(NO-2-N、石油类)高值区位于冷家沙西北侧,是北上长江径流与外海水在冷家沙浅滩处相遇作用的结果;F2(DO、NO-3-N)体现了外海水进入的影响,其值由近岸向离岸逐渐增大;F3(COD、PO3-4-P)显示了河流输入的影响,F4(NH+4-N)体现了人为源的作用,两者高值区均分布于栟茶运河河口和长江口北侧。站位聚类分析显示,南通近岸海域可划分为5个类型区,其中A区(小洋口港近岸区域)受陆源河口排污影响,且所处水道尾部水文动力条件弱,污染严重;B区(烂沙洋海域)受西侧相邻的河口排污区和近岸污染影响,在主要潮汐通道的强动力作用下,污染程度较轻;C区(冷家沙区域)为B、D两区之间的潮滩区,受到B、D两区域污染的综合影响;D区(冷家沙南侧近岸海域)主要受近岸污染影响,为小庙洪和网仓洪的强动力控制区;长江入海携带污染物及水流扰动对E区(东南部离岸海域)有一定干扰。不同空间类型分区体现了区域动力地貌在海洋污染物分布中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36.
王琦  陈亚楠  杨璐 《江苏地质》2017,41(2):328-335
通过对地质、钻探、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勘查技术方法和对已有资料的二次开发,基本查明了南通地区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和岩土体的热物理参数变化规律。借助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办公软件Excel,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岩土体热物性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第四系松散岩土体的热导率变化受岩性及物理性质影响大,与深度关系不大。研究成果可作为开展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在详细分析南通启东至海门段高速公路软土性质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Su与Ps或qc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适合该区的软土承载力建议值。  相似文献   
38.
本文针对华南通信规划设计院(“设计院”)现有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所遇到的问题,结合设计院项目管理系统,提出解决方法和实现方式。希望本文能对其他规划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有所裨益,共同推进我国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9.
40.
江苏南通市地下水主采层水位动态区域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卫华 《江苏地质》2007,31(3):276-280
南通市地下水主采层Ⅲ承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已成为区内广大乡镇水厂的主要供水水源,全区性开采。1998年完成的《南通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1∶10万)》,为水资源主管部门地下水规划管理的依据。以1997年为基准对比年,阐述1997年以来区内地下水主采层水位动态的演变特征,为加强地下水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