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336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61.
斜交桥梁由于其不规则的结构形式使其受力规律与规则桥梁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地震作用下梁体的平动与转动存在弯扭耦合效应,导致结构动力响应分析复杂。针对斜交桥梁的结构特点,建立包含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考虑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采用反应谱法及时程分析法对京包高速公路某互通式斜交桥梁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互通式简支斜交桥梁的地震响应受地震动输入方向的影响较大,在考虑碰撞效应后,碰撞涉及结构部位的地震位移显著增加,地震内力也出现较大差异,即说明在斜交桥梁抗震设计时有必要适当考虑地震动输入方向和梁端与墩台及相邻梁端的碰撞效应。  相似文献   
762.
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区地下水动态规律是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采用双向回归突变分析方法研究黑龙江建三江地区(19922011)地下水埋深序列的趋势突变点,结合水稻面积增长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灌溉面积的响应关系,同时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方法来分析研究地下水动态趋势突变与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建三江地区地下水水位的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突变特征,整体上呈"快慢快"的特点,趋势突变时间多发生在20002001年间和20062007年间;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受水稻种植面积与降水影响,第三阶段主要受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控制。  相似文献   
763.
电磁波随钻测量双向信号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自制电磁波双向信号传输装置的基本原理、单元结构关系、相关工作参数以及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钻测量双向信号传输系统在硬岩中传输距离远,可实时传输井下工况信息,也可从地面向井下传输指令,与智能化钻具配合,还可从地面遥控井下钻具。不同波形对电磁波双向信号传输有较大影响:正弦波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方波易受地层干扰信号的影响,特别在接收信号微弱时,方波传输信号误码率较高。另外,下传信号比上传信号衰减大。   相似文献   
764.
中国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波及内潮汐沉积是深水沉积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从首次发现内潮汐沉积至今仅 20年时间,中国学者在这期间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简要地论述了中国在内波及内潮汐沉积 研究方面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已发现的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沉积层序、微相类型和沉 积模式;指出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及时并尽可能地将海洋物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在内 波及内潮汐沉积研究中,进而利用地层记录中内波及内潮汐的沉积特征反演内波及内潮汐的物理特征,同时尽 可能地开展内波及内潮汐沉积的水槽实验研究,探索其沉积机理。  相似文献   
76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几种不同周期的应力加载方式以及井-含水层的水位、水温响应特征,对井水温度的应力加载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总结了对于3种不同周期应力加载的水温响应机理。分别是对地震波应力加载的气体脱逸模式、裂隙渗流模式、热弥散效应模式及冷水下渗模式,对固体潮应力加载的水动力学模式以及对地震孕育阶段长周期缓慢应力加载的应力-耗散热模式等,文章中针对每一种不同方式应力加载给出了典型的观测实例并对其可能的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66.
采用分布式混合试验系统模拟四层钢结构框架在强震下的倒塌行为。变形集中的首层作为试验对象,而上部结构作为数值子结构。各子结构通过协调器满足界面上的平衡和协调条件,并被协调器的输入输出接口封装起来。采用柔性的试验方案,可以在当前有限控制精度的限制下,灵活地处理边界条件。试验结果与日本E-D efense振动台足尺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类似的倒塌机制,证明混合试验有能力进行结构倒塌模拟,而误差主要来自于模型简化。  相似文献   
767.
程麟生  冯伍虎 《气象学报》2003,61(4):385-395
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V3全物理湿过程和双向四重嵌套网格技术及四维资料同化分析张弛方法,对1998年7月20~22日(简称"98.7")鄂东武汉沿江地区特大暴雨进行了36 h数值模拟,结果大大改进了原二重和三重嵌套网格的模拟,特别是水平分辨率为2 km的嵌套子域D04能更正确地模拟出暴雨的落区及雨强中心,进而揭示了强暴雨β中尺度系统发生和发展的结构及演变. 其主要结果包括(1)β中尺度切变线在鄂东沿江低空强烈发展及辐合中心的出现与其β中尺度低涡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关联.(2)β中尺度切变线强烈发展的垂直结构强辐合层和强辐散层复式迭置并与强上升运动耦合发展;强涡度层和强位涡度层与强辐合层互伴发展;低空湿位温中心与中空饱和水汽带共存.(3)β中尺度低涡生成的垂直结构散度和上升运动均呈双支柱状发展;涡度和位涡度均呈单支柱状发展;高湿能柱呈双支耦合发展,水汽通道呈阶梯斜升状.(4)β中尺度低涡发展的垂直结构V字型散度柱和上升运动柱互耦发展;涡度和位涡度呈双支柱状;双支高湿能柱强烈发展,阶梯斜升水汽通道变宽增厚.至此低涡发展达最强,其结构具有典型性.模拟结果还指出,发展时空分辨率更高的多重嵌套网格模拟技术和应用四维资料同化方法,将有助于更细致的了解β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生和发展的结构及其演变,并能进一步提高对暴雨落区及雨强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768.
饮用水中有机物与有毒元素含量是单向限值 ,在小于限值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而必需元素含量应是双向阈值 ,低于阈值下限或高于阈值上限都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优质饮用水要求少含或不含有机物及有毒元素 ,同时又应含有必需元素的水  相似文献   
769.
770.
该系统占用SCPC数字卫星通信地面站的一个话音通道,其带宽仅有45kHz,由1个主站和1个到62个副站组成.所有的系统同步过程都由主站控制自动完成.该系统采用扫描原理,以对话方式实现一点对多点的时间同步.其特点是:占用频带窄,节约卫星资源;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多点同步;相位自适应技术;时间同步精度高;功能齐全。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实验证明系统同步准确度优于2μ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