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6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24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1129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2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与河床自动调整作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实测河道测图资料及水沙资料,首次利用断面地形法和输沙平衡法较全面地系统地计算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河道泥沙的冲淤变化及其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宜昌-大通段呈冲槽、淤滩、淤汊特征;同时剖析和验证了长江中下游河床具有较强的自动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42.
对辉发河断裂带构造运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大成  卢焱 《吉林地质》1991,10(3):36-41
辉发河断裂带先期以继承槽台边界断裂为特征。后期以差异性平移运动为主。依据构造地质特征和运动形式,该断裂带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该断裂带左旋平移运动不存在两侧整体相对大规模平移,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补偿性构造,其结果造成地壳缩短。左旋平移运动距离应与地壳缩短量相当,推测平移距离为30~40km。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冰缘地貌的分布和演变过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朱诚  崔之久 《地理学报》1992,47(6):526-535,2
根据1985—1989年度的野外考察和定位重复测量、坑探、物探、砾向组构及地肮衣测年、室内分析等,总结出本区各类冰缘地貌空间分布特点和在发生学卜的联系与转化;分析了基岩寒冻风化速率、倒石堆、岩屑坡、石冰川的分布、运动特点和发育年代;讨论了冻疱和烛状冰型冻胀丘、泥流舌、石环和热喀斯特沉陷的分布、演变及成因;概述了沉积物室内分析得出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6.
947.
雒昆利  邓宝 《沉积学报》1992,10(2):79-87
笔者测制五峡河组剖面时,在约1m2的面积内,逐层系统地采集笔石和岩性标本;统计了典型层层面上笔石的丰度,绘制了一些属种的死亡曲线;系统鉴定了围岩岩石的矿物成分,分析了岩石中的二价铁(Fe++),三价铁(Fe+++),硫(S),碳(C)的含量和pH值.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五峡河组的沉积环境、笔石的生存及保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8.
本文综合报道了近年来在双鸭山—集贤煤田城子河组所采集鉴定的各门类化石,并认为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 双鸭山—集贤煤田是黑龙江省主要能源基地之一,亦是我国东北中生代含煤地层较为发育的地区。由于过去没有开展煤田内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工作,50年代以来一直沿用鸡西盆地的地层命名,其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949.
河型成因的各种理论及其间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倪晋仁  张仁 《地理学报》1991,46(3):366-372
本文较为系统地将河型成因的各种研究方法按其所依据的理论分类,并指出了各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讨论了各种研究方法所具有的优缺点、各研究方法之间的互补作用以及各种研究方法在表面处理方式不同的背后所隐藏的使河流趋向某一极值状态(或稳定状态)的共同倾向,并据此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河型成因问题时的侧重面。  相似文献   
950.
在黄陵基底穹隆北部已发现的几个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区中采取少量新鲜石墨样品(含少量大理岩围岩)进行了矿石岩相学及地球化学测试,通过相应分析、图解,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该区石墨矿石赋存于黄凉河岩组(Pt1h)一套孔兹岩系内,主要矿石类型为石墨片岩及石墨片麻岩。根据其主微量元素及碳同位素分析,恢复矿石原岩为一套含炭质的(砂)泥质沉积岩,其固定碳质绝大多数来源于有机物而不是大理岩中的无机碳。根据矿层的元素组成及古地史证据,推测黄凉河岩组的蚀源区以野马洞岩组(Ar2y,拉斑玄武质)为主,东冲河片麻杂岩(Ar2D,花岗质)次之,而不是前人认为的单一"以花岗质岩石为蚀源区"。从供给源到成矿母岩的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地球化学变化,而不只是物质简单的机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