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995篇
测绘学   381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218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1.
某轻轨隧洞相临重庆市某高层建筑(水晶城堡)岩体地基,采用工程地质定性分析、附近同类工程建设的经验类比、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 对拟建建筑和地下轻轨隧道的相互影响及其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全面分析了修建高层建筑对轻轨隧洞围岩位移、应力及对其安全系数产生的附加影响。分析表明, 修建上部建筑物对地下洞室的开挖位移和应力有微量扰动,洞顶最大附加位移量为1.15 mm,塑性区变化不大,由此可认为在正常施工和工程地质情况无异常的情况下,该工程的修建不会对地下洞室的安全和围岩稳定性构成影响,可为同类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12.
软岩浅埋隧道施工工法比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锋  毕俊丽 《岩土力学》2007,28(Z1):430-436
目前在高速公路软岩浅埋隧道施工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围岩坍塌、地表产生大面积沉降等问题。广福隧道某浅埋段,地质条件复杂,断面大、岩性差,受构造影响比较严重,而且顶板厚度比较薄,易发生坍塌、冒顶现象。为确保浅埋段隧道的施工安全,尽量减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沉降和围岩变形,采用FLAC3D对4种施工工法全断面法、短台阶法、单侧壁导坑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模拟,分析了4种工法下地表沉降、隧道围岩周边位移和塑性区的变化特点,选出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工法,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13.
宋战平  綦彦波  李宁 《岩土力学》2007,28(Z1):485-489
隧道穿越岩溶区施工中,既有隐伏溶洞因其具有的隐蔽洞使得在工程上不能事先采取安全措施,易遭受猝不及防的破坏,给隧道施工和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危害性较大。针对隧道穿越岩溶区大部分常见中、小尺度既有隐伏溶洞引起的岩溶隧道稳定性问题,采用数值试验方法,系统分析了隧道顶部不同尺度和距隧道不同距离的既有隐伏溶洞对圆形隧道围岩应力、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影响,分析了隧道顶部既有隐伏溶洞引起的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变化特征。在数值试验基础上,对顶部隐伏溶洞引起的隧道位移变化规律内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的大尺度既有顶部隐伏溶洞将引起隧道位移的增加和隧道围岩拉应力的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区隧道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岩溶区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科学化、定量化具有直接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914.
白冰  李春峰 《岩土力学》2007,28(Z1):715-718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由左右平行隧道过渡到上下平行隧道情形下的三维弹性动力响应。建议了三维情形下列车动力荷载的施加方式,对隧道结构变形特征以及振动加速度响应特征进行研究。计算表明,在拱底中央位置处,模型中部断面的位移峰值比起始段的位移峰值有一定减小,而其加速度峰值则变化不大;双列列车交会动载作用下的位移峰值比单行动载作用下的位移峰值要大,而相应的峰值加速度则出现得要早。  相似文献   
915.
叶伟坤  孟庆山 《岩土力学》2007,28(Z1):549-552
裸洞隧道病害的产生主要是地下应力场在损伤、渗流、温度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耦合过程。从裸洞隧道开挖后的弹塑性应力场出发,使用Bui损伤模型与地下水渗流场组成的激励-反应耦合系统研究病害形成的耦合机制。结果表明,裸洞隧道病害是损伤和渗流耦合强度因子在0.5左右时产生的,随着隧道围岩裂隙的扩展和损伤程度的加剧,围岩塑性区半径随水压力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加速隧道病害的产生,其结果为探明裸洞隧道病害形成机制研究、治理与防护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6.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测量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以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近一年多种隧道变形测量采集整理分析为例,详细总结和讨论了地铁隧道变形测量的方法,对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附近上下行隧道变成进行了规律分析,同时对地铁一号线隧道运营以来整条隧道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17.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理论和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的一般原理,并具体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在隧道信息化施工尤其是预测洞室收敛变表中应用的一般过程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细节性问题。  相似文献   
918.
孙少锐  吴继敏  魏继红 《岩土力学》2006,27(Z1):327-332
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模型进行总结,详细地调查和分析了金丽温高速公路红枫连拱隧道工程区的地质特征,系统研究了在偏压条件下连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对红枫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研究,建立了偏压条件下连拱隧道分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对不同开挖工况下的差异沉降进行分析,证明该预测模型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在偏压及浅埋条件下连拱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为浅埋连拱隧道开挖过程中防止地表过度变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19.
在分岔隧道施工过程中,小间距段支护体系力学性态直接反映分岔隧道的稳定状况,结合沪-蓉线庙垭分岔隧道,对小间距中墙薄弱处侧向加固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对围岩变形和围岩压力、钢支撑内力、锚杆轴力等支护体系监测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中墙爆破振动现场试验研究,评判了小间距隧道的稳定状况,所得结论可为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20.
吴祥松  朱合华  袁海平 《岩土力学》2006,27(Z1):1059-1062
以上海地铁杨浦线(M8)黄兴绿地站到翔殷路站区间隧道双圆盾构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列车激震荷载作用下软土地铁双圆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通过对地铁盾构隧道-地层体系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地铁双圆隧道-围岩体系的振型和频率,以确定合理的阻尼系数和时间积分步长。采用车辆-轮轨模型,计算列车振动荷载,然后确定软土双圆隧道初始地应力,最后运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在单、双列列车动载两种情况下,软土地铁双圆隧道的随机动力响应及其薄弱部位和相应的位移场和应力场,从而为软土地铁双圆隧道的抗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