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995篇
测绘学   381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2184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深埋隧道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依据隧址区工程地质特征,建立通-渝深埋公路隧道1:1实体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量测资料,分析了隧道按全断面法和台阶法动态施工过程围岩-支护结构屈服接近度、位移和应力特征,以及支护结构钢支撑受力、二次衬砌轴力和弯矩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地质条件和支护条件下,台阶法较全断面法没有明显的优势,为深埋公路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2.
基于间隙参数模型的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杨冠天  项彦勇  张峰 《岩土力学》2005,26(10):1602-1606
基于一种盾构加载模型并引进间隙参数的概念,对盾构隧道周围土体位移的机理及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盾构相对于设计轴线的偏移是影响土体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确定间隙参数是应用解析方法的关键步骤,提出了一个半经验、半解析方法,并针对一个工程实例把现场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43.
天津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实测及动态模拟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姜忻良  崔奕  李园  赵志民 《岩土力学》2005,26(10):1612-1616
以天津地铁一号线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得到了盾构推进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和隧道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利用有限元程序ABAQUS的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盾构前进过程,并对工程盾构开挖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944.
增(减)湿时黄土的湿陷系数曲线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茂花  谢永利  刘保健 《岩土力学》2005,26(9):1363-1368
分别采用单线法和双线法对原状 黄土进行了增、减湿情况下的单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出了黄土的湿陷变形随饱和度及压力变化的规律,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在增(减)湿过程中的湿陷变形性状及不同应力路径对黄土湿陷变形特性的影响,指出湿陷系数曲线因为试验方法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初始含水量较低时,单线法的湿陷性大于双线法;当初始含水量达到某个值时,两者的湿陷系数曲线出现交叉现象;当初始含水量超过该值后,单线法的湿陷性小于双线法;这种交叉现象是由黄土本身的特殊结构性所决定的。最后对湿陷系数与初始含水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5.
杨挺  王心联  许琼鹤  王义 《岩土力学》2005,26(Z1):187-192
结合南京火车站站前广场龙蟠路隧道(南侧)西段上跨已建成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时的基坑支护工程,采用排桩与桩板支护法有效地解决了基坑开挖中盾构隧道隆起位移控制的难题。并就箱形隧道基坑下已建地铁盾构隧道隆起位移的控制分析计算、排桩与桩板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法、施工中的位移监控量测结果作了较详细地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46.
断裂构造对于岩体的工程性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中的十漫 (十堰至漫川关) 高速公路,地处两郧断裂带穿越地区。结合该段最长的隧道——二道垭隧道左、右隧道不同围岩类别与特征,分析了两郧断裂带的影响。针对隧道不同围岩类别,探讨了不同的开挖和支护方法,并就其施工效率和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成果表明, 断裂构造对隧道施工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高速公路选线应加强勘察,尽量避开断裂带,从而达到施工安全、迅速、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7.
新疆西部地应力测量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随着西部地区建设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地应力测量与研究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通过在新疆西部拟建精伊霍铁路北天山越岭隧道(最大埋深约1100m)工程区进行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获得了北天山地区应力场的主应力值及其方向.本文根据地应力测量结果,对工程区应力场的应力状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48.
根据当前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研究现状,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杭州市某运营地铁区间进行变形监测和分析,并利用全站仪对其监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利用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分析出隧道变形情况,且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49.
鉴于公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在不中断公路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宁杭高速公路梯子山隧道为例,介绍了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隧道纵横断面测量的作业过程,并对该隧道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公路隧道施工和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0.
徐鹏宇  唐超  王丽 《测绘通报》2021,(8):93-96,110
我国轨道交通已经进入新建与维护并重期。随着地铁隧道服役年限的增加,其病害种类不断增加,且各类病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以三维激光测量隧道逐环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隧道区间的病害空间分布特征和自相关性,全面掌握地铁隧道运营状态和病害发展趋势,是进行隧道病害防治的前提。本文利用某地地铁上行线隧道逐环三维激光测量数据,分析了错台、掉块、裂缝和渗漏水等病害在线路走向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病害与周边地质环境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研究了病害之间的相关性,为掌握隧道病害的发展趋势和认识病害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定量化的分析手段。本文为掌握隧道病害空间分布规律,预测隧道病害的发生、治理提供了有效依据,可以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