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0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104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144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关于对虾养殖生态环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筏式笼贝,参混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3.
中国对虾养殖中的自身有机质污染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中国对虾养殖中自身有机质污染现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就控制和改善其自身有机质污染的途径方面阐明了以下观点:其一,我国目前普遍采纳单一对虾半精养模式,因该模式阻断了生态系的物质循环路线,引起有机质-微生物-营养盐-浮游植物-有机质之间的恶性物质循环,以及过剩饵料和生物残骸等有机物质沉积量超过微生物分解能力,且不能得到其它生物的利用等原因,使得有机质在虾塘底部大量积累,引起了养殖生态  相似文献   
74.
75.
面对日益严重的虾病问题,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用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因地制宜,改单一养虾为虾、贝、鱼、参等的同池立体综合养殖,形成配置合理的新的人工养殖生态,给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包括采用优质配合饵料,才是解决虾病滋生和蔓延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6.
77.
纪灵 《海洋科学》1997,21(2):72-73
山东省文登市邱家水产集团总公司综合养殖公司采用了地温加热新技术。具体作法是:在海边沙滩挖井,深4~6m,自然海水经沙滩井过滤和1级地温升温后通过深埋的输水管道,引入大型深井中。在这个过程中,既利用地热将海水温度进一步提高,得到2级升温,同时又起到保温作用,经1995年1~3月测定,1级升温后海水温度平均达9.7℃,2级升温后水温平均达11.8℃,能满足越冬养殖需用。但从1995年1月初起,利用地热海水的养殖池,出现了大批鱼、贝类死亡现象,本文就死亡原因作初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1 死亡情况介绍养殖种类有:牙鲆、真鲷、鲈鱼、黑鱼君、牡蛎…  相似文献   
78.
近几年来,福建省惠安县肖厝镇南埔办事处从沿海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把发展的目标瞄向湄洲湾,兴建“海上南埔”,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处有海水养殖面积7 300亩,1995年实现水产品总量达10 602吨,比1986年翻近二番。创产值近7 000万元。  相似文献   
79.
茶皂素对几种鱼类和对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以茶皂素类作为“清池剂”,试图解决对虾养殖的基础和应用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对茶皂素和油茶皂素有较高的耐受力;茶皂素与油茶皂素均具鱼毒活性,油茶皂素则较强。鱼种不同,中毒反应也略有差异;两种茶皂素的鱼毒速度快,在致死浓度时16h内出现中毒死亡,毒性降解也快,浓度为5×10~(-6)时40h后不再引起鱼类中毒。  相似文献   
80.
沙蚕在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沙蚕作为鱼虾饵料,早已引起世界各国注目,但在我国作为鱼虾饵料,特别是作为对虾养殖的活饵应用于生产,尚未见大量报道。1987年我们对丁字湾沙蚕的自然分布、生活习性、繁殖季节、幼虫浮游和附着进行了研究。1989年在丰城乡642亩(1亩=666.6m~2,后同)虾池纳潮引沙蚕入池,获得成功,平均单产175kg,高者达185kg,最高每亩纯利达12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