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657篇
  国内免费   36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1059篇
地质学   771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沉积岩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用一个各向异性参数描述这类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参数和单轴抗压强度是一个分布函数,其分布用一个微结构张量和加载方向表示。建立了一个描述各向异性沉积岩变形过程的全塑性模型。用该模型对这一些三轴试验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沉积岩的固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72.
刘元雪  施建勇 《岩土力学》2002,23(3):304-308
从土的各向异怀角度对土的可恢复剪胀现象进行了解释。基于各向异性情况下的土体弹性本构关系理论分析,认为土的可恢复剪胀现象可部分归因于土的各向异性引起的弹性剪胀。借助有关土体弹性参数实验结果,研究了应力诱导各迥异性对土体弹性剪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体应力诱导各向异性的增大,土体的弹性剪胀也增大。从土体弹性剪胀角度研究了土的卸荷体缩条件,认为土体卸荷体缩取决于加载应力路径的应力增量比,给出了土体出现卸荷体缩的区域。  相似文献   
73.
酸雨观测站仪器更新后,操作测量方法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了新型PH计和电导率仪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供酸雨观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4.
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化对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介质形变强度和方向的空间变化图象、各向异性和剪切波分裂、各向异性以及应变、应变和构造过程关系的认识,我们以剪切波在分层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理论为指导,以分裂剪切波观测为基础,借助数字化地震资料和高分辨率的信号处理技术,给出了对136次地震的分析结果,得到了20个台站下面的上地幔各向异性介质的变形强度和方向的空间变化图象;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对中国大陆及邻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特性及其起源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各向异性弹性波有限元叠前逆时偏移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限元法和最小走时射线追踪的界面点法,实现了各向异性弹性波的叠前逆时偏移.理论模型资料的偏移结果清晰准确,证实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各向异性模型资料的各向同性偏移处理,发现常规偏移剖面存在较大误差,地质体的垂向深度和横向位置与实际模型有偏离.  相似文献   
76.
新丰江地震S波偏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新丰江地震台记录的 2 0 0 1年 2月 6日新丰江小震群数字化资料 ,分析计算了该震群的S波分裂的偏振参数。在与新丰江地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和构造、介质特性对比后 ,认为本文所得的S波偏振方向 (NW6 0°)与该区实际的活动断裂分布和主压应力轴方向 (NW6 0°)基本相同。作为该区地壳微裂隙的NW优势取向 ,是应力场作用下裂隙定向排列的结果。因此 ,S波偏振方向可作为研究介质各向异性和区域应力场特性的一种的参数  相似文献   
77.
以李家峡大坝工程为例,对高边坡岩体的各向异性和动力牧场生进行了较详细的测试研究。在对层状岩体的各向异性系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爆破对岩体的破坏影响深度,并采用不同的测试参数综合地反映了断层的动力特性,这些测试成果不仅为大坝岩体的动力稳定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数据,同时对大坝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综述及在川滇地区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地球介质各向异性研究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工作及成果;阐述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的起源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较详细地分析了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论述了川滇地区各向异性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并提出了整个研究工作的内容和步骤。  相似文献   
79.
利用煤层裂隙地震各向异性寻找煤层气气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储集在煤层的微裂隙、裂缝中,煤层既是煤气的源岩层,也是煤层气的储集层。由于煤层裂隙的存在,将导致煤层的各向异性;根据横波分裂理论:横波通过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时,横波将发生分裂现象,分裂为两个偏振方向近乎正交的横波,即传播方向平行于裂隙方向的快横波和传播方向垂直于裂隙方向的慢横波。本文介绍了煤层裂隙引起的横波分裂现象的实验室研究及实际野外试验成果。实际结果表明,利用转换横波探测煤层裂隙是可行的。本文最后给出了试验煤层裂隙发育范围和裂隙发育方向。  相似文献   
80.
电法地球化学方法快速寻找隐伏矿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奇明 《矿产与地质》2001,15(4):275-278
电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在一些矿区勘探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该方法具有经济快速的特点,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