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为了解决全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的矛盾,安徽省合肥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整理方式,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全市累计新增耕地达14.36万亩,连续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真正做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建章立制,规范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合肥市国土  相似文献   
42.
针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现状,将传统的城市空间可达性研究与大数据有机结合,在网格法基础上构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通过空间句法模型计算每个城市网格的空间可达性,应用POI大数据得到每个网格的POI密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得到基于POI大数据和可达性双重约束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类型和空间分区方案.以合肥市中心城区为例,经分析将中心城区划分为3类空间分区,进而根据每类空间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发展建议.该研究可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及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3.
合肥市主城区为例,采用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等数据,通过计算天空开阔度、地表粗糙度等城市生态参数,对合肥市主城区通风潜力进行等级划分,并对通风廊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表明,位于合肥市主城区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双凤开发区热岛效应较严重,中心区域天空开阔度较差,大部分区域在0.5以下,南淝河沿岸地表粗糙度较小,但其两侧地表粗糙度较大。大部分区域地表通风潜力一般,东南侧靠近巢湖区域和南淝河沿岸通风潜力较高,建筑区域与西北侧区域通风潜力较差。结合合肥市主城区的风向玫瑰图、城市空间热环境分析,构建了四纵两横的六条通风廊道。  相似文献   
44.
合肥市111个专业大市场、852家物流企业、38个物流节点为样本,结合合肥市2014年交通网络、工业园要素地图,采用GIS技术,探讨合肥市物流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陆路交通网络对物流空间区位选择影响显著,而内河港口、机场对其影响不显著;(2)城区物流空间呈单中心等级扩散格局,中心城区与近郊区为物流企业、专业大市场布局热点,远郊区主要布局规模(大中型)物流节点,且无明显物流节点体系分层现象;(3)物流空间与工业布局不协同,区域差异明显,瑶海区、庐阳区物流空间集聚,而包河区与蜀山区无明显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45.
本文概括分析了近年来合肥市饮用水水源地董铺、大房郢水库的水质状况及监测评价,并就改善合肥地区水环境状况提出了设立隔离防护工程、污染源整治、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等保护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6.
47.
We used the maps of urban land-use in 1978, 1991, 1994, 2000 and 2004, and softwares such as ArcGIS, Fragstats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process of urban residential space quantitatively. Some methods, such as di- rection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residential land grew very rapidly in Hefei from 1978 to 2004, and the increased land wa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central city zone surrounded by a moat; however, after 1994, it was distributed mainly outside the 1th Ring Road; 2) the expansion speeds were very differen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re exists a fastest expans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directions of NE-NNE, SW and SSE, and a slowest one in the directions of E and SEE; 3) the residential land growth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slow circular expansion in 1978-1991, 'axes fan wings' expansion in 1991-1994, more rapid circular expansion in 1994-2000 and 'fan-wings' expansion in 2000-2004; 4) the expansion intensity was also different in all directions in the period of 1978 to 1994, and the most was in SW and then NW; and 5) there were more and more residential land area, and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was improved increasingly.  相似文献   
48.
以空间和非空间构成的城市新复合体理论为基础,把城市规划实施效率评价分成空间效率评价和非空间效率评价.构造空间转移率和吻合率指数,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评价空间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中的综合效率指数评价非空间效率.以合肥市总体规划实施效率评价为实证,具体应用了基于GIS-DEA的城市规划实施效率综合评价技术,结果表明:基于GIS-DEA的技术方法能有效克服传统的主观定性评价技术的不足,可以更客观、理性和全面地评价城市规划实施效率,为城市规划实施效率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