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05篇
测绘学   9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692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探地雷达图像的正演合成与偏移处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讨论了射线追踪法实现二维地电断面的探地雷达图像的正演合成问题,其中包括二维地电断面的数字拟合、多层连续界面介质中高频电磁波的反射与透射统一的运动学边界方程;根据Huygen's-Fresnel原理导出了均匀介质中二维管状体模型的衍射雷达波的计算公式;给出了用射线追踪法合成的二维地电模型的探地雷达图像;用衍射波公式合成了二维管状模型的雷达图像,并与物理模拟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用Kirchhoff积分法对数字模拟与物理模拟记录的雷达图像作了偏移处理,并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52.
王尚彦 《贵州地质》1990,7(3):265-270
贵州扬子准地台燕山期形成的褶皱主要由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褶皱先后叠加而成。不同地区,各方向褶皱表象明显程度不同,各方向褶皱主体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和北北东向、北东向。叠加褶皱存在跨褶和推褶两大类。跨褶中横跨、斜跨和重褶三种形式都有。推褶中也有斜推和横推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3.
633-2铀矿床断裂与成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荣辉  谭亚辉 《矿床地质》1990,9(4):363-370
本文论述了633-2铀矿床断裂与成矿之间的规律性。它立足于地质构造动力学说和多阶段叠加成矿的观点,应用莫尔力学强度理论和有限单元法、赤平极射投影、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不仅对成矿构造应力场和叠加断裂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还对不同成矿阶段叠加矿化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633-2铀矿床断裂与成矿之间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该区处于衷牢山-金沙江锡矿带义敦哈格拉复式花岗岩北缘.本文主要以矿物包裹体的相态和温度将岩浆成矿划分为:早期岩浆阶段→中期岩浆阶段→晚期岩浆阶段→岩浆期后气-热液成矿阶段→成岩成矿后的叠加改造阶段.  相似文献   
55.
区域化探异常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区域化探异常图示、异常评序、可能成矿元素、综合解释及成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这对异常深入的剖析研究,确定异常检查范围及成矿预测都十分有益。数据处理系统是在无 X—Y 绘图仪的 PC 微机上实现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类处理分析的程序软件。  相似文献   
56.
徐肇忠 《地图》1991,(3):33-35
以茶叶种植适应性分布图为例,介绍常规滤网制图法和用USEMAP软件包制作多因素叠加专题图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7.
58.
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及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两个阶段。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奠定了银山矿床矿化的基本格局,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其上,形成了银山大型或特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大量事实表明,两种成矿作用在时间上具同期性,构造动力热液成矿稍早些。在空间和成因上两者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的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59.
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作基 《西北地质》1994,15(1):5-10
近来在岩石力学界及隧道工程中极为重视隧道的变形特性,即围岩挤出使隧道经受大范围变形的特征,与岩石发生瞬时变形的岩瀑现象相反,挤出现象是围岩逐渐缓慢地发生变形,此时随着隧道的开挖,沿室周边产生的应力已超过了围岩的强度。对围岩挤出的定义和围岩挤出力的预测及产生变形的特性在一些文献中虽然作过一些论述,但是难说是适当的和简明扼要的。  相似文献   
60.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