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50篇
  免费   2838篇
  国内免费   3187篇
测绘学   632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4918篇
地质学   8875篇
海洋学   1554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989篇
自然地理   713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541篇
  2018年   403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74篇
  2014年   806篇
  2013年   648篇
  2012年   754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13篇
  2006年   681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527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433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39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16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312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9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61.
蕴震系统是在多种环境动力因子作用下,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强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巨系统”或“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本文概述了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提出并采用蕴震系统方向信息合成法研究了相应的构造微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62.
张文阁  迟恭财等 《地震》1995,(2):157-160
兴1井是辽宁省内最早建成的静水位观测井,已有近20年的观测历史。系统分析预测以来的资料,发现该井水位有很强的映震能力并有一定的映震规律,可进行单井水位异常预报地震震级与发震时间的科学试验。  相似文献   
963.
本文中使用了麦迪奥台90个小震的近震数字记录,这些小震分布在阿拉木图市附近,处在东经76°40’~77°40’和北纬42°50’~43°20’座标所局限的区域范围内。分析了CKM信道水平分量S波振相的记录。对于所有被研究的数字地震记录,得到了如下动力学参数:基底最大位移的振幅Amax,与Amax相应的周期T和0.5Amax水平上的相对持续时间d。这些参数是对于各个分量按每个滤波信道来测定的。编制了原始地震记录图以及最大振动分量的参数T和d的整体分布。确定了70%置信区间内的中值和误差。它们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对T和d的研究表明;这些参数彼此互相关:周期愈大,相对持续时间的值也愈大。得到了T和d与地震能级及震级的初步关系。  相似文献   
964.
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震相与地壳结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嘉世旭  刘昌铨 《地震地质》1995,17(2):97-105
主要讨论了华北地区人工地震测深中的4个(P_g,P_c,P_m,P_n)常规震相以及它所反映的构造和物性特征,这些震相反映了地壳上地幔不同层位的构造形态以及速度和速度梯度结构在纵横向的变化。还重点研究了华北地区的奇异震相以及反映在构造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一些剖面局部区域的某些震相显示在视速度、振幅和出现区间等方面的异常,反映了该区域在构造上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往往与地震的孕育、发生以及矿产资源的潜在构造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5.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1995,17(4):372-382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66.
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形变图象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国华  桂昆长 《地震学报》1995,17(2):156-163
对华北地块内的邢台、海城、唐山、大同等强震的地壳垂直形变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强震蕴育过程中伴随有一定的地形变演化:① 形变异常半径大、范围广;② 有场有源,源于场中,场源分明;③ 演化过程为场区由常态运动-异态运动(即场兆开始形成)-源区异态运动明显突出-源外场区异常程度增大-源区处于僵化运动-发震;④ 特殊图象分布区(可能多为四象限分布)、先活后僵区及震源区往往是同一区域;⑤ 当明显活化区内有明显僵化区时是临震的震兆特征;⑥ 地形变异常,尤其是源区的僵化运动愈长,则震级可能就愈大.上述这些可能是板内强震蕴震过程中地壳垂直形变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67.
1994年全球地震活动属于高水平,有4次大深震和4次浅源大地震。全球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34次,超过1993年。全球地震活动中心仍在太平洋西北边缘地震带。10月4日的千岛群岛地震是最大的浅源地震;6月9日的玻利维亚地震是最大的深源地震。1994年全球地震活动开始转折,揭开强烈活动期的序幕。各大地震带的A(b)值几乎按同一比例上升,显示全球地震整体性增强。全球地震A(b)值在6月和10月有两次高  相似文献   
968.
数值模式初值的敏感性程度对四维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郜吉东  丑纪范 《气象学报》1995,53(4):471-479
用著名的Lorenz系统作了共轭变分同化的数值试验。发现随着模式对初值敏感性程度的增加,用这种方法得到和模式相协调的初始场愈来愈困难,直到某些情况下的完全失败。这表明四维同化和可预报期限是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随着方程不精确程度的增加,变分同化的效果愈来愈差,直到所做的预报无任何意义可言。如果在做变分同化的同时对模式参数也进行反演,就可使得基于Lorenz系统所做的预报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69.
刘雅芳 《气象科学》1995,15(1):36-44
本文采用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48个站1951-1988年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用主相关型和EOF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夏季海平面气压在60年代发生大规模气候跃变的事实。其主信号空间结构特征为,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均为同相变化。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新疆区为主要气候跃变出现时间先于近表面层温度和降水场。  相似文献   
970.
20个月内相继发生的三次四川沐川M≥5级地震构成了马边-永善地震带北段的一组“广义震群”。一致的宏微观震中定位和并不显著的震级差表明它们是同一震源体在短时间内出现的“原地重复”性中强震事件。三次地震前后,该段地震活动的时空变化既具有许多相似的规律又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本文强调了深部构造背景对地震空间分布图象的制约;利用岩石力学实验结果初步解释了地震时间演化的复杂性。对马边永善地震带未来强震危险性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