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0篇
地质学   164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短期前兆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献智  李丽 《地震》1997,17(2):149-156
应用地震前周、月会商中各前兆手段提出了短期兆异常动态变化,研究了地震短临异常的某些特征和综合预报指标,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在不知未来是否有地震的情况下提供的短期异常,总结了地震预报的经验,所以,是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的,而不同于以往的震例总结,因此,该经验更接近于日常实际的预报,可能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2.
何跟巧  常秋君 《内陆地震》1990,4(4):367-373
观测断层气体的动态,研究它的异常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是一种新的短临预报方法。1990年青海茫崖6.7级地震、共和6.9级地震前,断层气Rn、Hg的异常变化特点是临震突变幅度大、异常反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3.
以Landsat TM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数据源,运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陕北黄土高原1990、2000、2010年夏季的植被覆盖度,分析陕北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在数量和空间位置上的转移较为活跃。大于等于60%的植被覆盖度和小于等于40%的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西南—东北两个方向扩张的分布趋势。受气候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154.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因此,对其数量动态研究为渔业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及对海洋生态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长达10年的底栖生物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刘瑞玉等,1992;孙滨等,1992;孙道元等,1990;吴耀泉等,1992;崔玉珩等,1994)。孙道元等于1991年5月-1994年2月对胶州湾10个生物监测站的底栖生物作了进一步采泥取祥调查(孙道元等,1995,1996)。为了比较多年来胶州湾底栖生物的数量动态变化,作者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于1998年2月-1999年11月对原设的10个生物监测站(图1)做了8个季度月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取样调查,对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等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以福建东山岛的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TM影像图为数据源,应用GIS监督分类及目视判读的方法,提取景观生态因子信息,对 1996年和 2002年两个时段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加大,农田、园地、人工建筑逐渐增加,存在着一些潜在的生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山海岛县景观生态格局调整的对策,为该区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江苏沿海辐射状沙脊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江苏沿海近岸水域分布的辐射状沙脊群,分布广,规模大,形态独特,早已为我国海洋地质学家和海岸地貌学家所关注,自60年代初以来,相继开展了调查,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1~7]①②而80年代初开展的江苏海岸带调查获得的实际资料,比较清晰地揭示了辐射状沙脊群的面貌③。在长江口南迁和黄河北归以后,海洋动力作用转化为主导因素,泥沙的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依然存在,海岸演化进入新的过程,近岸水域形成新的沙体,原有的沙体经受着改造和调整。而成为现在这一辐射状分布的沙脊群至今也不过几十年时间,本文就其动态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7.
黄海太平洋鲱受精前后卵膜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透射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在亚微水平上对黄海太平洋鲱鱼(ClupeapalasiCvv,&Vol.)卵黄膜和受精膜的结构以及皮层小泡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过程中的作用,受精卵新质膜的形成及其细胞化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观察到,太平洋鲱鱼卵黄膜由5层组成,皮层小泡参与了受精膜的形成,在卵黄膜转化为受精膜的过程中,5层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形态和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的变化。另外发现太平洋鲱有3种皮层小泡存在。在皮层反应中,第一种皮层小泡在受精后3min内迅速破裂,未受精卵尚含有PTA染色的小颗粒从小泡中泌出,其界膜形成了质膜的一部份。受精后,此质膜与皮层小泡形成的质膜相同排列构成卵子新的质膜。另外,还发现第一小泡顶部,与卵子质膜相接触的卵子表面有富含糖蛋白的泡状结构。卵子质膜表面糖蛋白及PAS阳性物质,随时间推延而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8.
朱晓华  查勇  陆娟 《海洋通报》2002,21(4):37-43
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厂家进展,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首先对海岸线时间序列的分维动态变化进行了探讨,其次应用中点随机位移的方法对海岸线进行了分形模拟研究。通过研究指出:对海岸线时序分维变化的研究对于深入揭示海岸线分维所蕴涵的含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海岸线的分形模拟则对于过去或未来某个历史时期海岸线分维的推算或预测以及相应海岸线形状的大致描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9.
孟加拉湾上层地转环流周年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云  李立 《海洋学报》2007,29(3):39-46
应用1993~2003年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孟加拉湾海面动力地形的平均周年变化,探讨了孟加拉湾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虽然孟加拉湾的大气环流受季风支配年周期波动显著,但表层环流形态的周年演变却呈3个不同的阶段.1~4月间(东北季风后期)湾内受一个海盆尺度的强大反气旋式环流的支配,湾口为西向流;5月西南季风骤起,印度季风漂流越过印度半岛南端出现在湾口,湾内反气旋环流弱化,在其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气旋式涡,构成5~9月间南北相间的三涡结构;10月东北季风再起,湾口漂流再次转向,10~12月间湾内则为海盆尺度的弱气旋式环流.受上述环流格局影响,位于西边界的印度沿岸流亦呈相应的3个阶段变化.分析表明,孟加拉湾风应力旋度的变化是造成湾内环流3个阶段演变的主要原因.本地风场和来自赤道海域的外强迫的共同驱动形成了孟加拉湾环流周年演变的独特规律.  相似文献   
160.
《海洋地质前沿》1994,(11):F004-F004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重建十五周年暨青岛地质技术开发公司成立十周年床祝大会于1994年10月18日上午在海洋地质研究所隆重举行。大会由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干风林主持,刘守全副所长做了题为《抚今追昔、放眼未来,为我国海洋地质事业而奋斗》的讲话。青岛市政府,市科委、地矿部及石油海洋地质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石油海洋系统、兄弟院所、中央驻青部分单位等70多位领导和中外来宾出席了庆祝大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