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614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泸定发生MS 6.8地震。此次地震破坏性强,地质灾害多发,震后紧急会商要求提高,余震序列统计的时效性要求相应提高。传统人工汇编模式已无法适应需求,为此研发应急余震序列自动统计程序。利用该程序,对泸定MS 6.8地震余震信息进行条件查询和数据获取,并按照地震编目规范,对地震目录数据进行合并筛选和导出,实现了对此次地震余震序列的即时产出。利用该程序进行余震统计,可减轻人工复核工作量,为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和震后趋势研判提供数据基础,有效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2.
张之立  王成宝 《地震学报》1989,11(3):291-302
按照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及更多的补充资料,重新计算了唐山地震序列中主要地震的震源机制.用新方法和原有方法重新测定了主要地震的破裂几何尺度和震源参数.并进一步研究了1976年至今的余震活动性. 新结果指出,两个7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更加相似,破裂方向也几乎相同.Ms=7.8地震的破裂长度在77——87km之间.它东北端的破裂终止点是在榛子镇稍南而不是芦龙附近.根据新的结果,本文提出一个非等长雁行断裂力学模式.理论和试验结果指出,新模式能更好地模拟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并能较好地解释那些用已有模式不能解释的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33.
唐山震区深反射剖面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研究唐山地区深部地壳构造与唐山大地震孕育及发生的关系,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石油部物探局的协助下,于1985年1月在唐山震区完成了64km长的深反射剖面野外观测,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整个地壳结构的详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唐山震区内深度500m以上的沉积层十分破碎;结晶基底为前震旦纪地层,埋深2-7km不等,覆盖地层倾斜,且断层发育,其中陡河断裂为正断层,延深至6-7km,推断该断层为1976年唐山发震的重要构造之一。测线上大约21km深处普遍存在一反射层;莫霍面深度在31-32km左右,与该地区折射剖面得到的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34.
闽粤台沿海北西西向最新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福志  袁又申 《地震地质》1990,12(2):183-192,T001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距大、低速层厚、地壳变薄、近两、三千年地表抬升差异活动显著以及台东近海有北西西向构造活动等,也都是发生大震的重要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5.
36.
37.
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的预报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大震前进行中、短临阶段预报及大震现场预报的主要思路、方法和依据。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活动特征、大震的47年重现周期和应变能的积累;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是:滇西南地震活动中心的动态演变、M_L≥5.0级地震震中定向迁移及地震活动过程。大震后现场跟踪预报和最大强余震震级判别主要用了∑√E—lgt和b值截距法。最后本文对预报情况进行了总结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8.
39.
本文利用昌黎台和青光台磁偏角日变幅度与白家疃台日变幅度相减,得出两台的日幅差。发现在唐山地震前昌黎台日变幅度有0.26分的异常变化。分析认为,这种异常变化是由于地震前的应力变化使得感应磁场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40.
张先康  杨玉春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6):759-766,T002
利用布设在唐山滦县震区30km×40km范围内的由88台数字和模拟地震仪组成的临时台阵,接收来自不同方向6个炮点激发产生的莫霍界面反射波走时,重建了台阵下1-9km深度的P,S波速度和V/V图像.结果表明。中、上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北北东走向的滦县-卢龙断裂自地表向下至少延伸到8km深度处,并向北西方向倾斜.中、上地壳存在着近东西向的低速异常条带.这两组构造控制着该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