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5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In this study, two common pollutants (benzo[a]pyrene and methamidophos) in marine environment were tested by comet assay for their inducement of in vivo genotoxic effect to the blood cells of black porgy ( Acanthopagrus schlegeli). The fish was exposed to 2 μg/L of benzo[a]pyrene (BaP) and methamidophos, and their mixture. The assay was performed on whole blood at 2 h, 5 h, 24 h and 96 h exposure interval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NA damage was observed in each treatment with the pollutants. Additive effect of BaP and methamidophos was also found in the experiment. However, the decrease ratios of DNA damage for 5 h and 96 h exposure interals compared with 2 h and 24 h exposure ones, respectively, were noticed. This phenomen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unction of repairing process via enzyme cytochrome P450 in the animal. Evidence of the genotoxicity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OPs) and polynuclear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on marine fis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22.
以全新世戈龙布古滑坡堵江溃决洪水地质灾害链为例,采用野外调查、PFC3D滑坡动力学数值模拟和HEC-RAS溃决洪水模拟,再现了该滑坡滑-堵-溃灾害链全过程.首先通过野外调查查明了该滑坡的特征,戈龙布滑坡总体积约7.92×107 m3,主滑方向为NW335°,最大滑动距离为2.3 km,最大堆积厚度约150 m.利用离散元软件对该滑坡启动和堆积过程模拟,戈龙布滑坡滑动过程持续了103 s,最大速度可达57 m/s,且在滑动过程中呈现出破碎程度区域差异性的运动学特性;大部分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了其原始的位置顺序,堆积体物质特点为单个颗粒与块体团簇共存,破碎作用较弱.滑坡堆积体面积约为1.8×106 m2,鞍部高143 m,左岸、右岸高程分别为2 030 m和2 063 m.滑坡堵塞黄河形成的堰塞坝厚度达143 m,上游形成面积为128 km2、库容为4.87×109 m3的堰塞湖.通过模拟不同溃坝程度(15%、25%、50%和75%)下洪水演进过程,溃口下泄流...  相似文献   
123.
关奇  刘军平  王伟  莫雄  何世军  胡绍斌  赵毅 《地质论评》2022,68(4):2022082006-2022082006
迄今为止,纸厂文山鱼(Wenshanaspis zhichangensis Zhao,Zhu et Jia,2002)仅在文山古木地区发现唯一一件较为完整的头甲;笔者等通过全面系统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在云南文山广南珠街一带下泥盆统坡松冲组首次采获了一件较为完整的纸厂文山鱼化石标本,这一发现拓宽了纸厂文山鱼的分布范围,丰富了化石层段层序地层的研究,对早泥盆世古地理面貌恢复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证据。通过与正型标本的对比,新发现一个连接眶上管与侧背管的椭圆形开孔,并对其功能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4.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处辽宁青城子矿田东南部,为一大型蚀变岩型矿床。矿床产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白云石大理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由热液叠加改造作用形成,历经石英-黄铁矿、石英-碳酸盐两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属中低温、低盐Na Cl-H2O型体系热液。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表明,石英-黄铁矿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5.2‰~18.4‰,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7.4‰~-13.2‰,氢同位素δD组成为-89.3‰~-92.2‰,反应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并伴有少量的大气降水。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氧同位素δ18O组成在17‰~17.8‰,碳同位素δ13CV-PDB组成在-12.3‰~-13.5‰,氢同位素组成δD为-87.7‰~-90.4‰,表明该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25.
陈俊  孙丰月  王力  王硕  李睿华 《世界地质》2015,34(2):283-295
滦家河花岗岩体是胶东金矿区内的重要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滦家河花岗岩形成于149±2 Ma,属晚侏罗世。滦家河花岗岩Si O2的含量为64.58%~72.05%,相对较高;A/CNK值为0.98~1.2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滦家河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极度亏损,轻微正铕异常。岩石的Nb/La和Nd/Th比值显示壳源花岗岩的特征,Rb/Sr比值暗示可能有部分幔源物质混入。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侏罗纪开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引发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滦家河花岗岩。  相似文献   
126.
《海洋世界》2001,(7):19-19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我们人类当中,的确有不少人加入了“钓鱼族”,他们扛着钓竿,拿着钓饵,坐在岸边准备钓上自己心爱的大鱼。可是却没听说在鱼类中还有会钓鱼的鱼。  相似文献   
127.
描记采于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一洞穴的盲副鳅一新种.命名为茂兰盲副鳅Paracobitis maolanensis Li.Ranet Chen sp nov。该种与产于该县的长须盲副鳅Paracobitis longibarbatus Chen,Yang et Sket(1998)的区别为:①口须纤弱而不是发达;②鼻瓣不成须状;而不是鼻瓣发育成鼻须。③胸鳍较长.后伸接近腹鳍起点且形态特殊;④尾鳍深叉;⑤臀鳍条ii,5;而不是ii,6。新种与分布于广西的后鳍盲副鳅Paracobitis posterodarsalus Li,Rao et Chen的区别为:①背鳍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而不是在整个腹鳍之后;②口须纤弱鼻瓣不呈鼻须;而不是口须发达.鼻瓣发育成鼻须;③背鳍条iii,8;而不是iii,6;④臀鳍条ii,5;而不是ii,4;⑤胸鳍长而形态特殊。  相似文献   
128.
利用空间距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995~2001年间北太平洋150°E—165°E柔鱼作业渔场的重心分布进行比较研究,1995~1997年8~10月份作业渔场的重心与1998~2001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基本上在150°E—153°30E的42°30′N以南海域,而后者位于155°E-161°E的42°45′N以北海域。聚类结果表明,8月份作业渔场重心分为三类:1998~2001年为一类,1996~1997年为一类,而1995年为一类。9月份产量重心与作业渔船重心的聚类结果则有所不同,产量重心的聚类结果为四类,即1999~2001年为一类,1997、1996年为一类,1998年和1995年各为一类;而作业渔船重心的聚类结果则分为三类,即1999~2001年为一类,1995~1997年为一类,1998年为一类;10月份作业渔场重心分为三类;1998、2001和1999年为一类,1995~1997年为一类,2000年为一类。年间的渔场变化可能是由海洋环境条件所引起。灰色关联分析表明,产量重心与作业渔船重心存在一定的差异。8~10月份作业渔场重心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向东北偏东移动。  相似文献   
129.
鱼中酋长     
《海洋世界》将在2009年连载陈万青教授的“动物名称溯古趣谈”,为您讲述海洋动物名称的起源及演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0.
2007年1月10日,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委鱼卡矿区建设的90万吨矿井主生产系统竣工投产。这是青海省机械化程度最高、单井生产能力最大的现代化矿井。这座矿井的建成投产,结束了青海省煤矿无机械化开采工作面的历史,是青海省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柴达木煤炭工业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