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8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634篇
测绘学   331篇
大气科学   198篇
地球物理   1400篇
地质学   1199篇
海洋学   363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226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4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4篇
  1926年   3篇
  19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张军  刘铸唐 《盐湖研究》1993,1(2):23-27
本文在察尔汗盐湖卤水不同浓缩阶段比蒸发实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处理了该实验的数据,建立了在石盐析出阶段和光卤石析出阶段卤水比蒸发系数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与卤水密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相关的经验方程式。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水平分层承压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含水层的水头和含水层应力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我国在日本秋田地震时有水位阶变的52口井孔的观测资料,通过水井水位的体应变固体潮系数,估算了震时引起我国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讨论了这种应力调整时应力增加区和降低区交替出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3.
本文通过水平分层承压含水层模型,推导出含水层的水头和含水层应力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我国在日本秋田地震时有水位阶变的52口井孔的观测资料,通过水井水位的体应变固体潮系数,估算了震时引起我国应力场的调整变化.讨论了这种应力调整时应力增加区和降低区交替出现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4.
模糊数学优先比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录君 《水文》1990,(2):48-50
  相似文献   
135.
136.
介绍孔隙水压力圆锥静力触探这门新技术,着重评述近年来在探头优化设计方面的进展,以及在划分地层和鉴别土类、估计土的超固结比和固结系数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7.
水井潮汐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地下水观测网中33口井孔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采用反复调和分析的方法,求出了井水位固体潮体应变各分波群的潮汐系数和位相滞后,求出了井水位气压各分波群的气压系数和位相滞后。对这些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8.
分析了1986年8月16日德都4.8、5.5级地震前白城ZK6井的水位微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震前该井水位固体潮发生了畸变,水位气压系数亦发生变异,水位风压出现了负异常,各因子的变化同水位自身演变规律有关,这为用单因子或多因子预报地震,找到了地震短临异常的特征,可供地震预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9.
140.
本文对Nakai拟合法作了改进并应用于计算井水固体潮和气压系数。利用该方法还可以计算井水位对固体潮和气压响应的滞后时间。以鲁06井为例,用本文的方法计算出其井水位的固体潮和气压系数分别为16.9mm/10~(-3)和5.58mm/hPa,滞后时间分别为18.8和22.4分钟。校正后的中误差由8.5mm下降到6.1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