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211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623篇
地质学   4113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67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桩-土间剪切应力的传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如松  冷伍明  杨奇  魏巍 《岩土力学》2009,30(3):799-804
对不同情况下桩-间剪切应力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并基于ADINA有限元程序,对不同情况下的桩-间剪切应力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种体和桩体条件下,各种模式达到极限状态时桩-间剪切应力不同,堆载作用下负摩擦力值最大,抗拔桩负摩阻力值最小,桩顶受压桩、托桩的摩阻力值介于其间;桩材泊松比在0.15~0.35范围内时,桩侧摩阻力随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所得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桩-相互作用规律以及桩-荷载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992.
土质边坡非饱和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坡面径流-非饱和渗流分析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介绍了在非饱和渗流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水特征曲线,包括考虑固结压力条件下的-水特征曲线,并介绍了部分试验成果以及坡面径流-非饱和渗流耦合分析的计算方法;提出坡面径流-非饱和渗流分析与应力场的耦合计算方法,并编制相应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算例对比了耦合与非耦合情况下应力场、渗流场的差异,说明耦合分析更符合实际,且所提出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3.
粉状煤系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祝磊  洪宝宁 《岩土力学》2009,30(5):1317-1322
采用不同天气下的原位及室内试验方法,对广东云浮地区粉状煤系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测试,系统研究了煤系的物理力学特性,重点论述了粉状煤系不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下抗剪强度和现场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粉状煤系的多项强度指标,建立了具有实用参考价值的经验性公式。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粉状煤系的特性、路基处理和边坡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杨贵  刘汉龙 《岩土力学》2009,30(5):1497-1503
石坝动力分析常用的是Wilson-? 积分方法,但该方法用于分析高频问题和大步长问题时精度较低。针对该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二次加速度积分法,该算法与一步二次加速度积分法相比,计算精度不变、稳定性要求容易满足,计算用时大大减少。对算法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及精度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个石坝动力分析的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常用的Wilson-? 法、Newmark法和中心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分析高频问题和大步长问题时,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白颢  孔令伟 《岩土力学》2009,30(6):1590-1594
以石灰改性膨胀为研究对象,结合铁路路基实际的非等向固结状态,考虑了不同固结比或偏应力对石灰改性膨胀动力特性的影响。通过循环振动三轴试验,对掺灰比为3 %石灰改性膨胀,在选定的6组固结比下表现出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固结比或偏应力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在研究的固结比范围内,随着固结比和偏应力的增大,石灰的动弹模量显著地增大;阻尼比则相应地表现出减小的趋势,但所受影响程度较之动弹模量略小。  相似文献   
996.
钙质石灰岩中桩基轴向承载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钙质石灰岩中桩基的合理设计理论及开发相关的变形破坏数值分析方法,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以硫球石灰岩作为持力层的桩基现场轴向载荷试验进行了数值分析。有限元分析中钙质石灰岩被假定为理想弹塑性材料。结果表明,如果能在有限元解析中合理地考虑桩侧摩阻力的低减效果,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可以较好地模拟与分析钙质砂中桩基的轴向承载力特性。最后还对开口钢管桩基的塞效应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为保证顶管工程的施工安全和经济设计,必须深入分析顶力作用下工作井及周围体的应力、位移特性。以两个实际顶管工程为工程背景,针对工作井的浅埋、深埋圆形沉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浅埋沉井抗力沿圆周分布的拟合方程。分别采用《规程》[1]和《手册》[2]推荐的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顶力作用下深埋、浅埋工作井的位移和新增抗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由于只考虑了顶力后背一侧半圆范围内体抗力的作用,规范法和手册法将导致抗力计算结果偏大;②顶力作用位置对深埋沉井的井壁变位、抗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影响显著;③规范法和手册法仅适用于顶力作用于沉井底部的浅埋沉井。  相似文献   
998.
基于一维和三维固结挤土桩沉降时效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彦  周顺华  袁建议 《岩土力学》2009,30(9):2629-2632
饱和软黏地基中的挤桩,施工引起的桩侧体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和竖向荷载引起的桩底体固结是导致其沉降的主要因素。基于三维固结理论,研究了桩侧地基再固结沉降的变化规律,并从桩-相互作用的原理出发,结合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在桩侧地基再固结沉降的作用下挤桩沉降的计算公式。运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并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底体的沉降。提出了饱和软中挤桩沉降时效的计算方法。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其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999.
滑坡面下双排抗滑结构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勇 《岩土力学》2009,30(10):2971-2977
将道路桥梁水平受力多排桩计算的结构力学方法引入到双排抗滑结构的计算中。与其不同的是,滑动面以上存在滑坡体,而桥梁的最大冲刷线以上没有考虑这种体的存在对滑动面以下m法的影响。提出了滑动面以下考虑滑坡体存在的两种新的m法,还对滑动面以上排桩间体作用在前后排桩的压力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计算公式。同时,用有限杆单元法,对双排桩的连梁刚度和用文中提出的方法以桩梁连接方式进行了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满足不相互影响排桩间距的情况下,桩顶连梁与桩的刚度比不小于0.48是合适的,此时再增加连梁刚度无意义;桩梁连接为铰结时双排桩受力变形性质最差,刚结时受力变形性质最好;不论是单排桩还是双排桩,桩前(单排桩)和前排桩桩前(双排桩)体需要开挖时应慎重,因为这种开挖对支护结构影响很大,造价增加很多;双排桩省钱,而且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值得在工程中研究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土钉墙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育文 《岩土力学》2009,30(11):3357-3364
目前有很多针对钉墙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技术人员往往忽略它们的适用条件而得到不合理的计算结果。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钉墙计算方法,阐述了它们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过程中的假设条件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提出了钉墙挡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合理选择计算模型、确定滑裂面形状、进一步理解安全系数定义等,以利于提出安全、经济、优化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