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721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764篇
地质学   2881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燕  周健 《岩土力学》2004,25(9):1510-1514
小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作了简要介绍,简述了国内外在小环境岩土工程研究方面的现状和进展,重点就垃圾卫生填埋问题,特别是沿海软土地区垃圾堆埋场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国内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2.
城市地铁,特别是区间隧道暗挖施工,由于从地面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下面穿过,施工中的土体变形、水位下降和施工崩塌将会对其上的市政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不利甚至严重的影响。施工中进行防灾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影响,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因此施工防灾监测工怍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广州地铁二号线海珠广场站至公园前站区间隧道,埋深16~25m,其上建筑物密集,部分十分陈旧,隧道采用矿山法暗挖通过。文章从监测的规划、项目设置、观测手段、方式方法、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叙述,观测项目齐全,数据连续、完整、详实、很有规律性,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层分析。系统而全面的防灾监测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地铁施工的顺利完成。防灾监测工作非常成功。监测工作经验值得类似工程监测借鉴。  相似文献   
143.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世纪花苑"三期工程废弃人防地道为实例,在查明研究区浅埋洞室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及室内试验获取相关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程序FLAC研究浅埋洞室在拟建高层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及其破坏过程,通过系列模拟图,较真实地再现了洞室围岩变形破坏、尤其是塑性区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4.
介绍了温州世贸中心大厦钻孔灌注桩的主要特点和施工难点,以及在生产施工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特别针对该工程中风化残留体施工难度大、桩孔深的特点,介绍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在温州世贸中心大厦桩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其施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6.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403,自引:14,他引:403  
采用国家基准气候站和基本气象站的地面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1951年以来近地表主要气候要素演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近50 a来年平均地表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增温速率接近0.22℃/(10 a),比全球或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明显偏高。地表气温增暖主要发生在最近的20余年,其季节和空间特征与前人分析结论基本一致。降水量变化趋势对所取时间段和区域范围敏感。1951年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1956年以来略有增加。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明显而相对稳定,东北北部、包括长江中下游的东南部地区和西部广大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地区以及东北东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分析还发现,近50a来全国平均的日照时数、平均风速、水面蒸发等气候要素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积雪地带的最大积雪深度却有所增加。中国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变化的空间特征很相似,减少最明显的地区均发生在华北和华东,新疆次之。影响中国年代以上尺度气候变化的因子错综复杂,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50 a来的气候,但考虑到尚存的不确定性,目前仍不能给出明确结论。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可能均起源于人为排放的气溶胶影响,平均风速减弱也有利于水面蒸发量下降,而在西部地区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可能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7.
埋地金属管线对视电阻率的观测危害甚大。造成观测值大幅改变,跳动,无规律可循。严重时,甚至台站报废,被迫搬迁。通过一些突发事件的启发,结合现场实验,并引证了一些理论计算,笔者摸索出了只须对金属管道作局部微小的改造,就能基本克服其对观测的干扰的方法。该方法在红格台试验半年多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观测值恢复到安装的水管以前的水平,再无大幅度的跳动。该方法节约经费,简单易行,大大提高了台站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48.
张淑亮 《山西地震》2005,(Z1):11-11
异常与地震之间存在着不唯一性.然而建立在物理基础上的必震"前兆",不仅在理论上远未解决,实践上也从未找到.因此,只能寻找某些具有实用化的异常指标.这种异常指标不同于"异常",因为"异常"仅仅是相对于正常而言,与地震关系不明确;它也不同于"前兆",因为"前兆"与地震关系是完全确定的.异常指标是介于异常与前兆之间的与地震具有一定对应概率的统计指标.  相似文献   
149.
长沙地震台北东方向深源地震的记录中,发生于日本海边缘和中朝俄接界区域的深源地震存在sP震相,它超前于S波,由于震相能量较大,容易与S波相混淆。本文讨论了如何对它进行辨别。  相似文献   
150.
佳木斯地块西缘金矿带的形成受左行走滑断裂带和深部流体控制,壳-幔作用和地球动力体制转换是成矿物质活化→运移→聚集→成矿的基本动力学保障,构造应力场转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深切地幔牡丹江岩石圈断裂的活动发生了深熔作用,使成矿物质得以活化、运移的重要驱动力,是成岩成矿作用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地幔流体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了含矿流体,为流体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并沿深断裂运移到更高的层位,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时沉积成矿。佳木斯地块西缘金矿带是受深断裂控制的,矿床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在一个构造应力体制下完成它们的成矿作用的。北北东向和伴生的北西西向断裂,并有中生代浅成-超浅成岩体或脉岩侵位是今后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