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7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1269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208篇
地球物理   957篇
地质学   3214篇
海洋学   319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52.
蓄能器容积的变化与夯管锤的工作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活塞的前后运动以及在运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所需要的油量不同的,理想状态就要通过蓄能器的容积变化来调节,就是说蓄能器的容积变化要与夯管锤的冲击振动相耦合。简要介绍了油压夯管锤结构原理,分别解释了油压夯管锤蓄能器与夯管锤的容积压力耦合。  相似文献   
53.
软基上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动力特性分析,指出结构物沉降差是导致轨面不平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沉降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软基上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方案,并对其施工方法及质量检测标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4.
砂土中的强夯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砂土中强夯振动结果,分析了砂土中强夯的振动速度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土中强夯引起的振动速度较粘土中小,不会引起周边构筑物的破坏.同时,当夯击点与测点距离R大于50 m时,强夯引起的地基土的振动速度随距离R的变化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55.
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黄土地基震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限元方法应用于黄土地基的震陷量预测,定量地研究了黄土地基地震沉陷特性与场地条件、基础形式、土动力特性等因素的相关关系,为黄土地基基础的抗震增稳设计与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均匀土-箱基-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针对捱动台试验中的均匀土-箱基-结构试验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中土体的本构模型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利用面-面接触单元考虑土体与基础交界面的状态非线性。计算表明,基础底面和土体发生滑移,基础侧面和土体之间发生了滑移和脱离,上部结构柱顶加速度反应主要由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分量组成,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照研究,二者得出的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采用的计算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为进一步计算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南海东北部450 m以浅水层与深层海流观测结果及其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在南海东北部锚定测流站在450 m以浅Long Ranger ADCP测流长达77 d的资料, 以及在2000与2300 m处深层流长达7个月左右的测流资料, 进行了谱分析与计算. 得到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比较50~400 m处海流的月与季节变化, 它们的变化趋势是较为一致的. 从日平均流速前进矢量图, 其流速在大部分时间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变化. 这与从对海表面高度作定性分析的结果大致符合, 海表面高度来自CCAR对TOPEX/ERS-2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 日与月平均流速都在11月份最大, 10月其次, 8月最小. (2) 在2000与2300 m处日与月平均流速平均地1月最强, 9月次强, 8月最弱. 从季节变化来看, 冬季(1~3月)流速最强, 秋季其次, 夏季最弱. (3) 潮流随深度变深有所变化, 在上层全日潮峰值要高于半日潮峰值, 但在200~400 m处半日潮峰要高于全日潮峰值. 在450 m以浅它们的振动皆以顺时针方向为主. 在1500 m以深全日潮峰值又高于半日潮峰值. (4) 发现自50~2300 m都存在2个多月周期振动, 其中在450 m以浅水层振动周期皆为75 d, 其振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在2000与2300 m处振动周期分别为68与69 d, 其振动方向也是以逆时针方向为主. (5) 揭示在450 m以浅水层随深度变深, 振动周期有变化, 例如f >0时在50与100 m处存在22与15 d左右的显著振动. 但随深度增加, 在200~400 m处这些周期振动都不存在, 只存在较小周期13 d左右的振动, 这与深层流振动的规律有差异. (6) 在2000及2300 m处存在1个多月, 23 d, 半个月左右周期的振动. (7) 在50~2300 m皆存在4~8 d左右周期的天气过程的振动, 还存在惯性周期振动, 其振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也存在8 h与6 h的短周期振动. (8) 通过交叉谱的计算, 揭示: (ⅰ) 2000与2300 m两组流速时间序列对于2个多月的周期振动(T = 68.3 d)和1个多月的周期振动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ⅱ) 100与2300 m两组流速时间序列对于半个月周期振动(15.5 d)和2 d等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用ANSYS模拟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本文以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模型试验为基础,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有限元计算建模的一些问题作了研究,主要包括柔性土容器的模拟、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的选用、土体与结构交界面上的状态非线性模型、网格划分、重力的考虑、结构中钢筋的处理以及对称性的应用等。文中给出了利用上述建模方法对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计算的一些加速度时程结果,并与试验结果相对照,吻合较好。通过计算分析,验证了简化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结构振动控制的半主动磁流变质量驱动器(MR-AMD)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主动磁流变质量驱动器(MR-AMD),该装置用磁流变驱动器替代AMD的液压驱动系统;其次采用所提出的半主动控制算法仿真分析了MR-AMD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有效性;第三,比较了半主动质量驱动器(MR-AMD)、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及主动质量驱动器(AMD)对同一模型结构的控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MR-AMD作为一种半主动质量驱动器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反应,其控制效果虽然不如具有相同质量块参数的AMD但却优于TMD,且同AMD一样具有较宽的有效频带范围。  相似文献   
60.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阻尼隔振体系及其减振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是当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平台结构形式。本文研究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阻尼隔振体系及其减振效果。针对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的型式与特点,为了充分发挥阻尼器的耗能减振作用,提出了在平台结构导管架端帽和甲板之间设置柔性阻尼层的新型阻尼隔振方案。针对渤海JZ20-2MUQ平台结构,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阻尼隔振体系简化计算模型,研究了隔振层参数与结构阻尼比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结构整体和隔振层层间相对位移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多种冰荷载工况和地震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阻尼隔振方案是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结构的一种有效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