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4篇
  免费   1722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测绘学   888篇
大气科学   662篇
地球物理   3456篇
地质学   3117篇
海洋学   590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602篇
自然地理   376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195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309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6篇
  1965年   6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华南地壳演化过程及其构造格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南大陆基底由两大块体联合组成:即古扬子块和武夷块。古扬子块基底岩石主要为太古宙灰色片麻岩,古、中元古代科马提绿岩,新元古代蛇绿岩绿岩组成。而武夷块由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等组成。地壳生长由西北向东南,由老到新具有由原始未分异地幔向超镁铁质→偏硅铝质→碱质前进演化。在华南大陆形成过程中,主要构造事件为两次碰撞、三次裂解的主体构造格局。大陆生长和构造动力机制均受地幔柱迁移所控制。燕山期以后,华南形成  相似文献   
972.
经对上海地区51根试桩资料分析表明,同实测值比较,计算值误差一般不超过30%,误差与未次加载的ΔSn/ΔPn比值似有一定的相关性,当比值大于2,误差一般不超过20%,同时对没有达到终至加载条件的试桩也可采用此法估算。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王绍雄 《福建地质》1998,17(1):35-43
根据福建省最新岩石测量成果得出的各岩类铜元素丰度,讨论和初步确定了福建铜的矿源层(岩)。提出可按照丰度值高低,铜的初始赋存状态与被解离的难易,有无矿床(点)及具找矿意义的异常产出这3项因素,进一步将矿源层(岩)划分为较可靠的、可能的和潜在的3个级别。  相似文献   
977.
978.
本文概述了在西藏高原长达450公里左右的南北向测线上取得九次湖中水下爆炸地震记录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处理、拟合和反演等计算,得出了该地区地壳与上地幔的成层结构和速度分布。 结果表明,该区整个沉积岩层厚约3-5公里,雅鲁藏布江以北到当雄地带,地壳巨厚达70-73公里;江南地区为68-45公里,并逐渐向南翘起。在成层地壳介质中发现下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厚约10公里,速度为5.64公里/秒。分析认为,高原地形与巨厚地壳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以及长期挤压和内部物质运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9.
北京-萨哈林剖面的地幔纵向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北京台网、大连、长春、牡丹江、海参威等26个台站的记录,选用了从北京地区到阿留申群岛西端的300多个地震,研究了北京-萨哈林剖面的地幔纵向速度分布。 用Herglotz-Wiechert公式计算得出的V-h作为初始模型,计算理论走时曲线,找出了与实际走时曲线符合较好的速度结构。其特点为:上地幔顶部的速度为7.8公里/秒;高速盖层中有正速度梯度;在约60-120公里深度范围内为低速层;130公里以下速度缓慢增大;在370-440公里、600-740公里有两个速度梯度较大的过渡层,其中以370-440公里的正速度梯度最大,与之相应的震中距为19°。在1060公里以下有微弱的正梯度。 用Kaila方法计算了深度为400公里左右的地震震源深度处的速度值,与上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80.
本文首先介绍了舒斯特(Schuster)以及别科娃(Benkova)日变分析的方法,并提出了利用“逐次近似法”分析日变经度效应的新方法;然后介绍了利用“逐次近似法”对中国地区1959年sq场分析的初步结果。结果表明,“逐次近似法”对于局部地区日变分析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