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3篇
  免费   5213篇
  国内免费   6962篇
测绘学   1165篇
大气科学   307篇
地球物理   5156篇
地质学   25289篇
海洋学   1344篇
天文学   499篇
综合类   1833篇
自然地理   875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015篇
  2020年   757篇
  2019年   1005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740篇
  2016年   827篇
  2015年   949篇
  2014年   1626篇
  2013年   1200篇
  2012年   1623篇
  2011年   1537篇
  2010年   1320篇
  2009年   1436篇
  2008年   1416篇
  2007年   1195篇
  2006年   1235篇
  2005年   1125篇
  2004年   1135篇
  2003年   1078篇
  2002年   1092篇
  2001年   1127篇
  2000年   969篇
  1999年   980篇
  1998年   968篇
  1997年   954篇
  1996年   955篇
  1995年   949篇
  1994年   908篇
  1993年   802篇
  1992年   833篇
  1991年   642篇
  1990年   592篇
  1989年   484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7篇
  1954年   13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91.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992.
陕西省区域环境地球化学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地壳元素分布特征与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指导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借助已有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进行陕西省地球化学分区,确定各分区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缺乏临界值、过剩值临界值,并将陕西省分为陕北、关中、陕南3个地球化学区,圈定了1个元素贫化区和2个元素富集区。提出应该在元素的缺乏和过剩的异常区内进行生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期检测。做到对地球化学疾病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对策,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3.
《吉林地质》2004,23(1):201-255
为了开发地质资料,更好地为社会各界服务,促进地质资料全社会共享,吉林省地质资料馆在不断丰富馆藏资料的同时,还不断地完善地质资料检索体系,建立了分类目录和检索卡。为逐步实现地质资料利用及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按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994.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地区天然地震、人工地震及其他地学资料,采用多学科多手段进行综合反演,建立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模型,对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软流圈结构进行研究。探讨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板块结构及深部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995.
评开合构造研究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良耘 《地质通报》2004,23(3):298-302
中国学者杨巍然、姜春发、张抗等提出的开合构造是大地构造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该观点系统地总结了大地构造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站在辩证思维的高度,把地质运动概括为开裂与聚合2种基本形态,并从不同时间、空间、规模、级次等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上阐述了它们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996.
在江西赣州西北部蛤湖地区发现1条韧性拆离断层,宽1~3km,倾向南东。该断层以震旦系砂页岩的构造片岩化和中酸性火山岩的糜棱岩化为特征。其上盘由5~6条铲式正断层组成,正断层的倾向与拆离断层一致,其中最上部的1条正断层控制了箕状断陷盆地的形成和分布;下盘为笔架山穹隆状复式花岗岩杂岩体及其外接触带的震旦系浅变质地层。这些构造构成了一个在成因上与拆离断层形成有关的伸展构造体系。该体系的形成与区域北东向地垒式隆起局部地段的强烈隆升有关,发生于侏罗纪至晚白垩世,其活动对内生成矿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聂拉木县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发现中-晚三叠世鱼龙化石,三叠系和侏罗系珊瑚-海绵生物礁灰岩,识别出白垩系与侏罗系层序不整合界面,查证并获取若干三叠系大陆裂谷型火山岩和早白垩世岛弧型火山岩新的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层古生物,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磁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区域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将测区地质发展演化分为:前奥陶纪基底形成,奥陶纪-泥盆纪稳定陆表海,石炭纪-侏罗纪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白垩纪-古近纪汇聚型前陆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后造山隆升5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8.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由近东西向丰宁-隆化断裂、古北口-平泉断裂和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及马兰峪背斜组成。丰宁-隆化断裂为由北向南的低角度逆冲断层经后期改造而形成。古北口-平泉断裂系由柳河-承德县断层、乌龙矶-小料北沟断层、寿王坟-大杖子-下杖子断层组成的断裂系统,在剖面上呈正花状构造,具右行斜压性质,活动时代为148~132Ma。密云-喜峰口-青龙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马兰峪背斜不具有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合特征,深部岩浆活动主导的、基底薄弱带控制的断块差异隆升可能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三叠系砾岩中的砾石绝大多数具再生砾石特征,主要来自石炭系-二叠系,其中火山岩砾石的年代(240~248Ma)表明其沉积时间应明显小于240Ma。下板城盆地北部及西部王家店-小梁后盆地原所谓的早侏罗世南大岭组火山岩的时代分别为161Ma和126~127Ma。因此,原标志印支期变形的角度不整合的时代已被否定,印支运动构造表现需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99.
高锐 《地质通报》2004,23(9):1055-1056
一年一届的喜马拉雅-喀喇昆仑-西藏国际讨论会(Himalaya-Karakoram-Tibet Workshop,简写HKT)到今年已举办了19届。这个研究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地质演化的国际舞台,每年都有许多新“角色”和老“演员”出演新的“节目”,报告新的发现,交流新的思想。由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是研究全球大陆巨型造山带形成过程与动力学的野外实验室,故这个讨论会每年的进展备受各国地学界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1000.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是一套陆源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地层中Pt、Pd的含量与原岩中泥质、有机碳、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渣尔泰山群中的阿古鲁沟组炭质板岩、增隆昌组硅质炭质板岩为含Pt、Pd最佳层位(岩性),白云鄂博群中的比鲁特组干枚状板岩也为含Pt、Pd的最佳层位(岩性)。通过研究Pt、Pd的富集状况、存在形式、矿物学特征等,可查明渣尔泰山群、白云鄂博群中的含矿层位,以达到寻找铂、钯矿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