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18篇
  免费   2001篇
  国内免费   1364篇
测绘学   10325篇
大气科学   1793篇
地球物理   1808篇
地质学   4232篇
海洋学   1311篇
天文学   200篇
综合类   2602篇
自然地理   8212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847篇
  2022年   1014篇
  2021年   1395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1367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931篇
  2016年   853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2030篇
  2013年   1456篇
  2012年   1595篇
  2011年   1474篇
  2010年   1417篇
  2009年   1379篇
  2008年   1344篇
  2007年   1108篇
  2006年   996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918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698篇
  2000年   543篇
  1999年   420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377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4篇
  194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古地理学报》2016,(4):699
正1.《古地理学报》是地学类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如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沉积学、沉积环境、沉积相、古生态,古构造、古地貌、古气候、古水文、古岩溶、古土壤、古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等学科和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的论文  相似文献   
952.
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赋予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文章分析研究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和现状,指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从总体规划、数据应用、完善机制、统筹管理、加强配套、保障安全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海岛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大数据思想,探讨国家海洋创新体系定义和范围;根据国家海洋创新体系的具体内容,选取对外海洋技术依存度、海洋仪器设备国有化率、海洋关键技术自主化率、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等作为国家海洋创新预测指标;在Bigtable+MapReduce框架内讨论适用于海洋创新指标的预测方法,探索国家海洋创新指标预测技术思路,为建立支撑海洋创新战略制定的预测体系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54.
周雪 《海洋信息》2016,(4):24-31
由于海洋勘探开发溢油、港口污染、陆源排污、海洋倾废甚至海岛礁争端等海洋应急事务频发,海洋应急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海洋单位开始建立自己的海洋应急管理系统,通过整合单位内分散的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处理、交换,实现海洋数据管理的规范性以及各相关单位、单位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从而促进海洋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海洋应急管理的综合服务能力。由于海洋数据种类繁多,如何把这些数据及时地汇总并应用到应急管理平台中,成为海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建设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了海洋应急数据之间的交换与共享。  相似文献   
955.
余亮  孟晓丽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88-1396
中国传统村落真实地记录了建筑、民俗民风和较原始的民居空间形态,是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的存续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尤为重要,除了微观层面的具体保护措施外,还应加强宏观层面的空间分布研究。地理格网是表达复杂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数据、模拟地理系统功能与行为的基本方法。本文从百度影像地图提取村落坐标,并截取遥感影像作为村落点数据的判断补充,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格网的分级法,对国家公布的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555个)数据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村落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如落在一级格网Ⅰ18、Ⅰ19就分别有586、781个村落,占三批传统村落总数的96.6%。通过对二级和三级格网的村落分布离散性进行分析,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数据结构更加系统和清晰有序,为合理构建其数据库提供了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956.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以潍坊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为数据基础,实现地理空间数据与国土应用数据整合,有效掌控已有资源,建立信息采集、综合查询、综合分析、批后跟踪、预警评价、辅助决策、辅助业务办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以科技手段实时监管监控土地"批、供、用、补、查"动态。  相似文献   
957.
基于潍坊市寿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更新工程与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框架数据更新工程,探索了省市基础地理信息框架数据联动更新的工作模式,提出了通过建立多比例尺基础框架数据的方式,建立省市基础框架数据库的联系,通过增量更新的模式完成省市两级基础框架数据库联动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正发生不断的变化.城市内部形成的不同功能区标识研究,对城市结构理论以及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教育区以及办公区等.本文以大数据为依托,重点研究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和分布状态,选取广州市6个区为样本,以最新道路网络为分割依据把研究样本分为439个区域.对历时一周的海量浮动车(GPS)数据以及兴趣点数据采用时空语义挖掘方法,建立潜在的狄利克雷模型(LDA)以及狄利克雷多项式回归模型(DMR);通过OPTICS聚类方法对不同模型的结果进行聚类,进而利用POI类别密度,居民出行特征等方法进行分区结果识别.同时,参考百度地图的地理信息,将研究得到的广州市功能分区结果与广州市城镇用地现状图,居民日常出行特征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基本能识别出具明显特征的城市功能区,如成熟居住区,科教文化区,商业娱乐区,开发区等.识别出的广州市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呈现了以居住区和商业区为主导,其他类型功能区围绕其展开的特点.研究证明,利用大规模,高质量的个体时空数据开展人们移动行为和日常活动组织及社会空间的研究,能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城市功能区的形成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59.
丁亮  钮心毅  宋小冬 《地理学报》2016,71(3):484-499
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上海市域内手机用户的工作地和居住地,获取就业者的通勤数据,测度上海中心城的就业中心体系.首先用就业者工作地数据生成就业密度分布图,基于中心城的就业密度识别就业中心.随后,用就业者工作地和居住地数据分别从就业密度和通勤联系两方面测度各中心的能级,分析各中心的腹地和势力范围.研究发现:① 上海中心城的就业中心呈主中心强大的弱多中心体系;② 就业密度越高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的通勤联系一般也越强,但通勤联系在各中心间的差异更显著;③ 能级越高的中心腹地面积越大,但势力范围不一定越大;④ 相比于能级,职住功能混合度对职住平衡的影响更大;⑤缺少就业中心的地区势力范围呈交替状.本研究一定程度上能有助于解决既往就业中心体系研究因空间单元较大,缺少通勤数据在中心识别,通勤联系测度等方面受到的局限,希望能为构建上海中心城就业多中心体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60.
褚亚平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学家和地名学家.他长期从事地理教育研究与实践,完善了中学地理教学法学科体系,创造性的提出地理教材"三系统"理论,提出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深入教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并行的地理教育理论,他对地理教育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地理教育学的发展.他重视地名研究与管理人才培养,撰写专著力图构建地名学的基础理论,并对新时期地名管理,地名规划,地名商品化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