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21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117篇
海洋学   24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考虑β随纬度变化下的Rossby孤立波与偶极子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文献[4]得到的推广的β平面近似式为f=f0+β0 y—(δ0/2)y2,研究由δ0项所引起的一类Rossby孤立波,而不考虑基流切变和地形等因子的作用。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当经向波数为1时,这种孤立波具有显著的南低北高的偶极子阻塞结构,它主要存在于弱西风气流中,并且偶极子的能量随着纬度的增高更容易集中(即高纬偶极子结构趋于局地化),因而,β随纬度的变化可能是中高纬度地区偶极子阻塞产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2.
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北衙寻找隐伏矿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晓勇 《云南地质》2002,21(1):83-89
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是应生产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轻便,快捷的寻找隐伏矿床的方法,在云南鹤庆县北衙地区进行实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在末知矿区圈定了远景规划区,为进一步探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阻塞高压形成、发展机理问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叙述了现代阻塞高压理论的主流,将其概括成5种主要流派,并作简要评论,最后阐明了阻高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
利用NCEP/NCAR1998年5-8月逐日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整编的同时段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就1998年夏季500hPa行星尺度环流系统对长江流域“二度梅”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鄂霍次克海附近阻塞高压加强(减弱)和副热带西太平洋高压西部强度减弱(加强)的反位相变化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增加(减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7月份两种东亚阻塞形势对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杨义文 《气象学报》2001,59(6):759-767
根据长期的业务实践 ,把 7月份东亚阻塞形势分为副热带高压偏西型 (W型 )和副热带高压偏东型 (E型 )两类阻塞形势 ,对比两种阻塞形势下中国主要雨带位置的差别后发现 ,W型主要雨带在长江流域 ,1 95 1年以来较严重的长江大水是此类阻塞形势造成的 ;E型主要雨带位于江南至华南地区 ,长江流域洪涝较轻。不仅两种阻塞形势的 7月份环流有重大差别 ,其前期秋、冬、春季海洋、大气和天气气候特点也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36.
波西米亚块体西部长周期电磁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V.Cerv  J.Pek 《地震地质》2001,23(2):166-177
在波西米亚块体西南部做了一条长周期电磁剖面 ,它靠近德国超深钻的位置。用一个二维合成模型对数据做了大体的拟合 ,模型走向东西 ,近地表盖层高度地不均匀畸变。畸变层显示强烈的各向异性 ,优势电导方向为NW -SE至NNW -SSE。讨论了深部区域结构的几个不同的模型 ,其中一个模型可以解释由MT和GDS数据显示的主方向的偏差 ,还讨论了沿特别剖面得到的结果与区域地电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38.
夏季西风带定常扰动对东北亚阻塞高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陆日宇  黄荣辉 《大气科学》1999,23(5):533-542
利用ECMWF 1980~1988年9年的格点资料,分析了定常扰动与东北亚阻塞高压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定常扰动的分布对阻塞高压维持日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定常扰动的季节变化可以很好地说明阻塞高压冬季多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发生和维持,而夏季多在东北亚地区发生和维持的特征。此外,从定常扰动的分布可以看到,不仅中高纬地区上空的正距平强度可以影响着阻塞高压的发生和维持,其南侧的负距平强度也同样重要地影响着阻塞高压。分析结果还表明:不仅定常扰动的水平结构对阻高有着重要影响,其垂直结构亦有着重要影响。最后,对夏季定常扰动进行了波数域分析,表明在夏季定常扰动的作用主要通过其中所包含的行星波、特别是行星波1波来实现,定常扰动中行星波部分的振幅变化是影响阻塞高压发生和维持的重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39.
研究1988年11月至1990年10月近2a时间内,在22°~36°N,98°~104°E地区连发性的5次6级以上迁移地震与地电前兆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这组连发性迁移强震发生之前,地电前兆在南北两地区观测到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随着南部系统内应力不断向北调整,发生了多次强震。这组连发性的强震孕育,包括它们各自前兆场分布和发育,彼此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呼应的。  相似文献   
40.
李晓玲  汪志亮 《地震》1996,16(3):296-302
研究了1988年11月至1990年10月近2a时间内,在22-36°N,98-104°E地区连发性的5次6级以上迁移地震与地电前兆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这组连发性迁移强震发生之前,地电前兆在南北两地区观测到两个应力相对集中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