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7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533篇
测绘学   635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5381篇
海洋学   310篇
综合类   1650篇
自然地理   55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71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1前言 豫鹤水泥厂位于河南省鹤壁市老城鹿楼工业区西部,一期工程2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已于1998年12月建成投产,是河南省唯一一条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环保设施先进的熟料水泥生产线。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及已有生产设施,经河南省计委批准再建一条2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  相似文献   
82.
区域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尚无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通过福建省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划分的探讨,采用单位面积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财产损失值作为“地质灾害模数”,对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进行划分,判别不同区域地质灾害严重程度,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同时诱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大批地质工作者奔赴灾区对灾情进行调查、“会诊”。本期照片为成都理工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数名教授及研究员所摄。  相似文献   
84.
袁纯清会见姚引良参加座谈本刊讯(记者王文昭通讯员刘万翔)5月23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陕西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恢复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5.
5月24日上午,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在四川成都召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的情况,听取了部系统支援四川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和调查的情况汇报,就灾后重建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长甘藏春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86.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五华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流失等。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多分布在东南、南部花岗岩区、北部花岗岩风化土区等广大中低山及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个体规模小,稳定性差,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发育呈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性分布等特点。五华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是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地层岩性是其形成的内在要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与类型;地形地貌与植被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条件,它制约着崩、滑、塌等致灾地质作用的形成;大气降雨是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激发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避让、预防、监测及治理措施,做到避让与治理结合,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点状灾害以工程治理与生物防治为主;面状灾害以生物防治为主;采用点、面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88.
6月3日至4日,带着对巴渝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前往重庆商议灾后重建支持政策,检查地灾隐患排查,并深入重庆、湖北三峡库区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呼伦贝尔市煤矿地质环境敏感性的综合评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修筑拦挡建筑物、支撑与坡面防护、锚固、排水、选择更合理的开采工艺等技术手段,对该地区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的方案。方案对海拉尔河河道治理、生物措施、井下回填工程、加固边坡、抽排水、发展煤矸石砖厂、移民避让、招商引资8个部分提出了防治方法,促进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9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发展现状及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是国土资源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为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采取的一项主动防灾措施。其核心内容是“在城市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及其它有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结果由省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认定,并作为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从1999年底开始此项工作,经过近8年的推行,已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灾害预防效果,明显地减少了工程建设诱发和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