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55篇
  免费   2227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测绘学   1024篇
大气科学   1119篇
地球物理   5156篇
地质学   4850篇
海洋学   835篇
天文学   372篇
综合类   757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08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372篇
  2019年   542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09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58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476篇
  2012年   669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603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99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340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06篇
  1989年   20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4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4年   5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我国卤水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溴在自然界无独立的矿物 ,呈强分散性稀有元素 ,散布在地壳水圈里 ,以油气田地下卤水、盐湖卤水、矿场盐卤水含溴浓度相对较高。溴在国民经济的用途广泛 ,是我国紧缺物资 ,产不敷消。而我国卤水溴资源分布广泛 ,类型齐全 ,同时常伴有K、B、I、Li等多种有用组分。充分发挥各类卤水溴资源特点 ,提高卤水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2.
冲绳海槽宫古段中央地堑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1号”调查船及国家海洋局“向阳红9号”调查船最近几年在冲绳海槽宫古段进行海底地形及反射地震调查所取得的数据,首次详细展示了冲绳海槽宫古段南北长约200km区域内中央地堑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本文给出的成果大大加深了关于冲绳海槽中央地堑各种变化的认识。指出,按照形态,中央地堑分为U型、V型和半地堑三种。其中大部分中央地堑为U型地堑。地堑的深度40~250m,宽度6~14km,长度17~33km。冲绳海槽宫古段的最大水深为2244.4m,位于中央地堑城阳段北端底部靠东的一侧(125°19.3′E,25°49.8′N)。本研究区的中央地堑可分为断续的9段,从东北向西南大致呈右旋雁行排列。但黄岛段相对于崂山段,城阳段相对于莱西段,李仓段相对于城阳段又稍微向西偏出,呈现为左旋雁行排列。地堑的走向一般为N60°E左右,相对于冲绳海槽的走向更偏向于东西方向,偏角在15°左右。各段中央地堑是被NW向断裂错开的。这些断裂在海底表现为明显的海底断崖地貌和陡沟地貌,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明显的地层错位,其错位的幅度往往老地层比新地层要大。根据地震剖面分析,这些NW向的断裂应该是走滑性质的。本文展示的中央地堑在形态上和空间展布形式上都和扩张洋脊类似。莱西段和城阳段中央地堑之间重叠地堑,在形式上也类似于扩张洋脊的重叠扩张中心。从地堑深度较浅并发育重叠地堑来分析,冲绳海槽的扩张速率应当介于慢速扩张和中速扩张之间。本研究区莱西段、即墨段和平度段海底地形相对较高,中央地堑深度变浅,并发育重叠中央地堑,应该相当于快速扩张大洋中脊的轴高,可能是正在孕育岩浆活动的位置。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中央地堑的错断和有规律的排列说明海槽的主体演化过程已经在拉张盆地和断陷盆地的基础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本文根据中央地堑的展布形式、重叠中央地堑,及其两侧中央地堑中的海底山推测此区域海底扩张可能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993.
新发现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方向,产在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东部。观察到的榴辉岩带宽度约500~600m,呈近东西向延伸,已知规模10km以上。榴辉岩为常见的金红石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和多硅白云母榴辉岩。榴辉岩的单斜辉石中含硬玉分子变化较大,Jd=16%~44%,但均落于绿辉石成分区间;石榴子石中镁铝榴石(Pyrope)端元组分16%~33%,铁铝榴石(Alm)40%~54%,钙铝榴石(Gross)22%~31%。利用Grt-Omp-Phe和Grt-Omp矿物组合对变质温-压初步估算,获得金红石榴辉岩样品06Y-334的变质p、t分别为2.58GPa、635℃和2.67GPa、730℃,样品06Y-345的t主要在680~780℃区间,样品06Y-336的t主要在640~740℃区间,3个样品获得的结果相近。显微镜观察表明多硅白云母可能为折返阶段的退变质矿物而不属变质峰期的矿物,推测峰期的压力值有可能高于2.67GPa而进入柯石英稳定区间(p>2.8GPa)。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出现的一些类似柯石英假象的石英包裹体与这一推断相吻合。以上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拉萨地体的榴辉岩带可能是中国境内又一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相似文献   
994.
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概述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意义、含铀碎屑沉积建造类型及其沉积特征、砂岩型铀矿成矿有利相位,并提出砂岩型铀矿沉积环境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5.
弹性填料处理河道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弹性填料曝气生物膜法对污染的河道水体进行处理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m/h的流速、水温为16℃~18℃、气水比为1∶1的条件下,采用弹性填料的生物膜处理系统运转正常,不易发生堵塞或系统短流,系统此时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5h左右,污水中的COD和NH3-N去除率稳定,其均值分别为49.4%和19.1%。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双电极体系对黄铁矿-黄铜矿组成原电池反应的腐蚀电流密度研究表明,原电池的腐蚀电流密度随体系中氧化性离子(如Fe3+)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流速的加快而增大.实验结果对矿山环境污染治理有指导意义.结合原电池模型、混合电位理论和Butler-Volmer方程从理论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97.
生物成因与无机成因文石的FTIR光谱区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6种贝壳交叉页片层中生物成因文石的FT IR谱进行测量,并与无机成因文石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后,首次发现生物成因与无机成因文石的FT IR光谱有明显可区分的特征,生物成因文石2ν带(面外弯曲振动)频率平均值为863.4 cm-1,而无机成因文石该带的平均值为855.5 cm-1,两者频率位移达7.9 cm-1。因此文石的2ν带可作为指纹带鉴别生物和无机成因文石。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铀油关系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多数赋存于产油气盆地,并与油气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成因分类、与油气藏的关系及与气藏异同点的分析对比,总结了几种典型油气藏上方的放射性异常模式。以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与油气藏的客观相伴关系为例,在鄂尔多斯盆地进行了应用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因此,利用铀油相伴关系,在油气勘探中注意寻找铀矿(化)床,在铀矿(化)床周围的有利构造部位加强油气勘探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9.
认真研究新疆伊犁盆地南缘511、512两个已知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航放数据,发现矿体上方均存在微弱的航放铀偏高显示,由此提出了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弱铀异常”的新概念。基于地气运移机制和氡的接力迁移理论,探讨了“弱铀异常”的形成机理,介绍了航放弱铀异常的提取方法,指出高精度航放方法完全能探测到“弱铀异常”。弱铀异常可以作为一种直接标志信息运用于前期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含矿含水层的岩性、水文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认为地浸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可满足地浸采矿要求。针对该地区承压水头小、涌水量偏低的实际情况,结合抽注水连通试验涌水量显著增大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加压注水的技术方案,以人工方法提高地下水承压水头,增大涌水量,使之满足地浸采矿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