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0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我国首座卫星信道数字化地震台网落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第一座卫星信道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网各配套仪器的性能,使用环境及整套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目前在地震观测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展望了该系统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地震观测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3.
二滩水电站地震遥测台网持续时间震级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二滩水电站地震遥测台网的速度量和位移量观测记录,收集了震级ML为0.4 ̄5.4的460次地震(Δ〈210km)的振动持续时间3500多条,制作了该台网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和便查表。在方法上,不同于通常的按一次或两次曲线拟合,而采取计算机自动分段按折线拟合的方法,以阻尼最小二乘法完成其计算;在资料上,先分台制作8个子台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在此基础上选择仪器、台基及公式中参数相近的子台,制作了适用于  相似文献   
64.
文中阐述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日常工作软件的升级和升级后新软件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新软件的主要命令及运行实例,对升级后软件的实际应用作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5.
由于数字地震记录仪具有记录频带宽,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以及易于用计算机处理等优点,所以数字地震台网产出的数字地震资料成为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地球内部研究,地震监测及预报等的最基本数据源。  相似文献   
66.
通过中伊双方合作交流,详细考察了伊朗的地震台网。伊朗现建有4类台网:地震遥测台网、国家地震台网、强震台网及水库诱发地震台网。这些台网中高性能宽频带地震仪数量不足,使得地震定位精度不高;且4类台网分属不同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伊朗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67.
68.
詹小艳  章东  王凯  王俊 《地震研究》2021,44(1):15-21
基于江苏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记录,对38次M≥5.0地震的P波谱震级MP进行测定,对地震的辐射能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本文测定的MP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测定的MS、德国地学中心(GFZ)测定的MW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该2种震级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约为0.17和0.10级,基本小于世界主要地震机构之间对同一震级的测定误差(约0.2级);同时,基于MP估算的地震辐射能与基于修正G-R关系由MS震级换算获得的结果十分接近,两者平均能量之比约为1.1,表明MP与P波群(P+pP+sP)能量流是基本等效的。因此,基于宽频带数字记录测定中强地震的P波谱震级以及地震辐射能是可行的,且测定过程简便。  相似文献   
69.
回顾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走过的30年历程,面对长城脚下的世纪钟,我们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一同跨入新世纪。为了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总目标,必须加强地震观测。地震观测是开展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基础。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开始于单台观测,后来发展为地方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台网联网和数字化地震台网。对于地震观测来说,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今后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诞生(1966年4月)我国现代地震观测始于19世纪末。当时建立了20多处地震台站,其地震的观测方法大多是有人职守的单…  相似文献   
70.
数字化地震观测及技术系统建设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论述了数字地震台网的基本特点和优点,然后着重论述数字地震台网技术系统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包括台址的选择,拾振器,采集器,传输信道和无线数字传输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以及系统安装中的总体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