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537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1.
我国及邻区板内地震与板缘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及邻区可划分为两个地震域。其内带及外带的地震活动有相互消长的关系。相邻板块施加的外力,使板内水平压应力增强,是板内地震的主要原因。热羽活动、地幔上隆、固体潮、地球旋转轴摆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可能是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62.
本文研究甘肃省东部地区的短周期地磁变化的特点,由此推测地下存在东西方向的一条电导率异常带.结合地热和地震活动现象,对高电导率异常的成因提出了初步解释,最后,试图探索电导率异常与地磁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在1811~1812年之间的冬季,中密西西比河谷经历了3次强震,即新马德里地震序列。北美中部和东部均感到震动,地表景观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包括密西西比河河道的暂时改道及森林地带的大面积沉降。认真分析这些记录完好的地震影  相似文献   
64.
利用2016—2018年3期华北地区流动地磁矢量原始测量资料, 经数据计算获得2期华北地区和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及邻区岩石圈磁场时空变化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岩石圈磁场变化空间分布不均匀, 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在张家口段(西段)与北京段(中西段)分界处和北京段(中西段)与唐山段(中东段)分界处岩石圈磁场各要素具有明显的异常变化, 如水平矢量存在转向和幅值变化, 磁偏角与磁倾角具有正负异常高梯度带的特征, 这与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构造分段性特征密切相关。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位于燕山块体与华北平原块体之间, 两者运动的平动速率之差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左旋走滑的直接动力来源, 而各断裂带左旋走滑速率之差很可能是岩石圈磁场空间变化分段性分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袁宏 《贵州地质》2015,32(2):114-118
通过面上地质调查,在黔东南雷山—锦屏一带的新元古代清水江组含火山碎屑之砂泥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滑塌、滑移及阶梯状微断层。根据前人对形成该软沉积物变形的模拟试验成果,推断该类软沉积变形的机制与震动液化有关,其动力来源于古地震。在清水江组地层分布区,沉积物中含大量凝灰质,显示出古地震与古火山作用相伴频发之特点,这是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在此阶段构造演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66.
马瑾 《地震地质》1991,13(3):230-230
位于中国中部的南北向地震带(100—105°E)跨越了地表近东西向地质构造。由于其历史的和现代的强8烈地震活动而较早地被注意。本文提到的是一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地震带。它位于上述地震带西部,北自5°E48°N,南至100°E22°N,是一条北北西向的地震带(图1  相似文献   
67.
68.
河淮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淮地震带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初步认为研究区地震活动存在准周期性变化。研究还发现,该区地震活动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1998年第四季度,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次,其中11月29日塞兰海地震为7.7级,地震频度低而强度高。1996 ̄1998年,全球地震活动呈逐年下降趋势。1998年全年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包括深震)78次,其中有2次7.7级以上大地震。本年度6级以上浅源地震频数继续减少,全年只有64次。1996 ̄、998年,Ⅰ带和Ⅱ带地震活动逐年减弱;亚欧带有起伏,1997年最高,1998年回落。中国大陆地震  相似文献   
70.
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和年发生率的一种取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繁銮 《华南地震》1999,19(4):41-45
介绍了一种将历史地震与现代小震统计结果相协调,去不可靠或不稳定数据段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以及通过不同震级下限地震频度的时间滑动分析,选取现今与历史相近,且具较高震级下限的统计结果,推算4级以上地震年发生度v4的方法。计算给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及其南带,北带的b值和v4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