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96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正>7月1日,《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科普宣传片》座谈会暨首发仪式在京举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科普宣传片》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制作,国土资源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共5集,每集约8分钟。内容包括滑坡危害与预防、泥石流沟识别与避灾、滑坡前兆与临灾避让、地质灾害简易监测、临灾预警与转移避让等。目的是通过电视媒体特别是县级电视媒体播放,向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的广大民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提升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42.
《广西地质》2010,(7):6-6
2010年5月底到6月中,20多天内广西连续遭遇两次强降雨暴雨,引发多起地质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总结此阶段的防灾减灾避险工作,广西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组织抢险中发挥了作用,为广西抗洪抢险作了贡献;同时存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还比较差、地质灾害的防控范围还有不到位的地方等薄弱环节,急需得到及时加强和完善。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下旬,广西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广西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赴第一线,经受新一轮暴风雨的考验。以下是本刊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一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43.
李艳 《河南国土资源》2007,(9):F0003-F0003
本刊讯9月4日,省级文明单位考评组一行7人到我厅进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考核验收。考评组在厅长张启生、纪检组长司喜云、副厅长李志民  相似文献   
144.
地震应急信息的特征、分类与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苏桂武  聂高众  高建国 《地震》2003,23(3):27-35
在讨论地震应急信息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地震应急信息的基本特征,认为地震应急除具有信息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复杂性、时效性、等级层次性、不完全性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之后讨论了地震应急信息的分类体系,认为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得到不同的应急信息分类体系,如信息的生成领域分类、信息的综合水平分类和信息的记录符号分类等;但对于实际工作而言,使用最多的也是实际指导意义最大的分类则是以信息所反映的客观对象或所表达的地震应急某方面问题的不同为分类标准。依据这一标准,地震应急信息可分为基础背景类、地震灾害和救灾背景类、法律法规类、预案与规划类、地震对策类、防震减灾示范与演习经验类、地震台网类、应急联络类、历史地震类、地震救灾案例类、救灾能力储备类、震情类、灾情类、应急决策和应急辅助决策类、灾害现场类、救灾物资及人员调配和调动类、社会反应类共17个主要类别。最后分析了信息在地震应急中的作用,表明不同类型的地震应急信息。其在地震应急中的具体功能和主要作用具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5.
介绍了从油库、加油站、爆炸物品仓库、贮气罐、高危场所的防雷设施角度出发 ,对易燃易爆场所所采取的防雷安全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46.
城市内部生活场所的微区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论述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形成城市生活场所前沿方向内涵的基础上,首先,重点探讨了城市社会生活场所的社会空间秩序.第二,尝试性探讨了(城市)生活场所微区位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构成.第三,根据国内外文献,概述了微区位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47.
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历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迄今的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本着“厚今薄古”并面向未来发展以古鉴今的指导思想,对地震应急事业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对于各个阶段中若干重要的应急工作事件或者发展成就,作者做了适当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8.
以第一手资料按时间顺序记载了2003年11月25日山西省洪洞ML5.0地震发生后,各级地震工作部门对地震应急反应所作出的决定和采取的措施,总结了这次地震应急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要搞好地震应急工作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协作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49.
地震应急对策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空间决策支持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地震应急对策软件,在软件的总体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库建设、地震应急对策模型及接口设计与模块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并在“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和检验。实践证明,该软件能够实现城市地震灾害信息的科学管理,智能制定各种地震应急对策和生动的可视化,从而有效提高地震应急的效率和响应速度,为城市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建成的“青岛市地震应急对策系统”对全国大中城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0.
新书架     
《气象》2006,32(9):128-128
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抗静电安全检测技术(第二版);气象社会学导论;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