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21篇
  免费   8019篇
  国内免费   2854篇
测绘学   1324篇
大气科学   1922篇
地球物理   30648篇
地质学   10064篇
海洋学   1423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733篇
自然地理   407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895篇
  2021年   1289篇
  2020年   967篇
  2019年   1201篇
  2018年   791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1120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1612篇
  2012年   1963篇
  2011年   1831篇
  2010年   1762篇
  2009年   1927篇
  2008年   1843篇
  2007年   1499篇
  2006年   1559篇
  2005年   1479篇
  2004年   1440篇
  2003年   1408篇
  2002年   1501篇
  2001年   1472篇
  2000年   1398篇
  1999年   1310篇
  1998年   1304篇
  1997年   1266篇
  1996年   1378篇
  1995年   1396篇
  1994年   1276篇
  1993年   1301篇
  1992年   1300篇
  1991年   1126篇
  1990年   1019篇
  1989年   716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8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22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31.
本文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得到1991年春、夏江淮地区特大暴雨形成的五个基本特征:西北太平洋上副高显著偏西、偏北;较弱的西南季风与东南气流汇合成强西南气流伸向江淮地区;偏东风与强西南风形成的辐合带在江淮地区维持;江淮地区对流层中下部为强上升运动、上部为辐散;130°E附近南半球向北半球的较强越赤道气流持续。  相似文献   
132.
133.
在浅层工程折射地震测量中 ,通常采用相遇观测系统采集数据和相应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单边观测采集方法由于与其相应的解释方法较少而少被采用。本文提出 1种方法简单、精度可靠、可直接利用同一点相邻 2排列 2次观测的初至折射时间并适合于海洋走航式单边连续观测系统的折射初至资料解释方法。其精度基本与同观测段的采用相遇观测的差异时距方法解释的精度十分接近。该方法即适合于人工解释又适合于计算机自动解释。  相似文献   
134.
135.
本文统计分析了渤海气温异常月份与埃尔-尼诺过程的关系,结果得出:在埃尔-尼诺年及其前后一年,渤海气温异常冷月占优势;在埃尔-尼诺持续期内,春季渤海气温出现异常冷月的百分率高达73%。埃尔-尼诺与渤海气温异常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了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6.
137.
1 前言自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引入地震勘探领域,无论是地震资料的采集,还是资料的处理解释都日趋于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勘探精度和可靠程度。但这仅限于反射波法地震勘探。而对于折射波法发展较慢,尤其是在资料处理解释方面更是如此。对于浅层初至折射波法,由于数据量较少,其资料处理解释工作仍用人工来完成。本文根据这一情况,讨论在IBM-PC机上对浅层初至折射波地震资料进行自动解释并在绘图仪上绘制解释成果图件的实现原理与方法。并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经与人工解释的成果资料对比,两者非常接近。因此,用微机对初至折射资料进行自动解释代替人工解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8.
本方案采用850、700、500hPa三个层次的环境平均流场作控制点法。综合考虑这些层次上的引导气流在不同时、空域中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效果比单一取某层作引导为佳。且对用来预测台风的未来24小时路径是否异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9.
王述功  高仰 《海洋科学》1989,13(2):24-27
根据我们实测的水深、重力连续剖面资料,计算了自东海至北斐济盆地的地壳厚度。本文旨在对冲绳海槽至马里亚纳海沟的重力异常和地壳结构进行初步的研究。该地段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以西,构造活动十分复杂、剧烈,并含有多种类型的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140.
珠江口盆地基底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重磁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反演计算,依据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采取了针对性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地震资料难以解决的珠江口盆地基底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盆地的重力和磁性基底深度,并对盆地内的断裂和基底岩性作了推断,提供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