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78篇
  免费   2499篇
  国内免费   2601篇
测绘学   4549篇
大气科学   4856篇
地球物理   2917篇
地质学   5860篇
海洋学   1933篇
天文学   384篇
综合类   2852篇
自然地理   1427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587篇
  2020年   469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420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1258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337篇
  2011年   1339篇
  2010年   1317篇
  2009年   1290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1102篇
  2006年   1107篇
  2005年   1158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792篇
  2002年   762篇
  2001年   663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506篇
  1998年   610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420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分析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实际需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分析系统(T-WRAS)的功能、结构、数据组织及其实现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降水量—高程量化模型(PEM)、自调节水量模拟模型(SRWQ)、基于“发展综合指标测度”的协调程度量化方法(DD)等一些模型和方法。该系统可对三源流汇流过程进行分析,对研究区进行数量、质量、开发利用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图、文、表等多种形式表达。系统的框架、建设思路及相关模型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本文简要介绍了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研究的意义。并以中国地震局防灾大楼和北京市人大办公大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为布设实例,阐述了中国大陆地区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两种布设方式。对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简化布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布设原则,用于指导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的布设。  相似文献   
963.
在综合介绍我国机载云探测系统的发展历程、应用情况和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新一代机载云探测系统SPEC的系统组成、探测原理、探测方法和探测范围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随着科学研究人员对云探测精细程度、准确度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往使用的粒子观测系统(PMS)等云探测系统已无法满足一些科学试验的需求;S...  相似文献   
964.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作为人地耦合系统的多种存在形式之一,具有脆弱性。脆弱性是研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选择泉州市为研究对象,以2010—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VSD评估框架构建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对脆弱性类型进行划分,找出主要致脆因子,进而提出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泉州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暴露度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波动上升趋势。敏感性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小幅上升趋势。适应能力呈“中部高,东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上升趋势。脆弱性呈“东南和西部高,北部和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断下降趋势。2)脆弱性类型可划分为适应性脆弱型、暴露-敏感脆弱型、暴露-适应脆弱型、强综合脆弱型和弱综合脆弱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找出其主要致脆因子。3)按照“绿色发展-重点突出-分区调控”的原则,提出降脆策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5.
有杆抽油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是国内外采油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示功图的不同形状特征可以反映抽油机的不同工作状态。将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应用于示功图的识别与分类,建立了一个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模型对示功图进行自动聚类,从而实现故障诊断的自动化。应用江苏油田的实测示功图数据进行实验,可以看出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分类能力和泛化性能,是实现油田抽油系统故障诊断的有效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6.
介绍广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空域报批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7.
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彩英  郭晓佳  谢丹  李霖 《气象科技》2014,42(5):785-789
气象终端的集约化管理是气象业务系统和气象服务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从气象终端管理的现状和需求、虚拟化云平台的技术体现和应用部署中,体现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气象终端集约化管理的应用特点和实施效果:提供虚拟防护、桌面管理及行为控制等的策略管理和策略服务,提升气象现代化支撑和保障气象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为气象平台建设、信息共享、应用服务的终端管理提出了全新概念,是集"应用"、"集成"、"运维"、"安全"到"成本控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68.
深水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源—汇系统对多尺度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是当前深水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新动向.通过梳理外陆架—深水盆地沉积物搬运分散系统(深水源—汇系统)对从构造尺度到人类尺度气候变化的过程响应,揭示了两种(迟滞和瞬态)深水源—汇系统的过程响应与反馈机制.迟滞响应深水源—汇系统的过渡区较宽、响应尺度较大(Teq≥104年),有利形成条件为...  相似文献   
969.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付丹红  郭学良 《大气科学》2007,31(4):635-644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模拟研究了积云并合过程在北京2001年8月23日一次产生强降水和冰雹对流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积云并合在此次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中有非常重要作用。整个形成过程经历了从单体并合、积云团并合和强中心并合的多尺度并合过程。首先,相邻孤立对流单体之间通过在中层形成云桥并合成为积云团,接着相邻积云团之间也通过中层云桥并合形成具有多个强中心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最后,中尺度对流系统内强中心实现并合。而强中心并合过程伴随着强降水、大风等剧烈天气的产生。积云下沉气流对于积云并合有着重要作用,由强辐散出流形成的上升气流及与环境风相互作用有利于并合的形成和发展。并合过程导致云内上升-下沉气流增强,对流运动发展加强,有利于水汽转化,形成大量过冷云水和冰相粒子。大量冰晶和霰的形成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97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库已不仅仅用于农业方面,水库的数量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概率加权平均值法和风险指数法两种方法对大坝安全进行评价,同时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使得对水库大坝安全的评价更加直观、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