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00篇
  免费   6622篇
  国内免费   1593篇
测绘学   520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28863篇
地质学   6409篇
海洋学   1327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1404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723篇
  2022年   777篇
  2021年   1079篇
  2020年   775篇
  2019年   947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845篇
  2014年   1381篇
  2013年   1219篇
  2012年   1542篇
  2011年   1409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583篇
  2008年   1549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268篇
  2005年   1174篇
  2004年   1171篇
  2003年   1181篇
  2002年   1320篇
  2001年   1222篇
  2000年   1117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1052篇
  1997年   1097篇
  1996年   1173篇
  1995年   1241篇
  1994年   1120篇
  1993年   1158篇
  1992年   1167篇
  1991年   1010篇
  1990年   910篇
  1989年   634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海洋肽类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现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始于60年代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及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达2000多种。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据初步统计 ,我国近海已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达700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并且对其中结构特殊、作用强烈的物质进行了人工合成或结构改造 ,以求开发可供临床应用的新药。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有多肽类、萜类、生物碱类、大环聚酯类、聚醚类等化合物。其中…  相似文献   
92.
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特征与构造、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赤军  方剑 《台湾海峡》2001,20(1):101-109
分析认为,在台湾及其邻海的重力场中,具有短波长特征的空间重力异常受地形与海深所制约.玉山的200×10  相似文献   
93.
94.
以灰树花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1种水溶性多糖GF4F1,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红外光谱(IR)以及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分析表明,该多糖是1种β-1, 3/1,6-葡聚糖,且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1mg/kg时,对小鼠抑制率为67.3%。  相似文献   
95.
安平 《海洋信息》2001,(2):10-11
2月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由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主办,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863”计划15年成就展览,展示了我国实施这一计划15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海洋高技术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会上,参观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令人瞩目的海洋高技术。 发展海洋高技术,是揭示海洋奥秘、维护海  相似文献   
96.
97.
珠江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黄小平  黄良民 《台湾海峡》2002,21(4):416-421
主要利用1998年在珠江口海域连续同步观测资料,研究该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含量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无机氮主要来自四个口门的径流,但深圳湾附近的陆源亦有一定贡献;无机氮的形态主要以硝酸氮为主,而在深圳湾附近海域则以氨氮为主;无机氮含量普遍超过0.30mg/dm^3的我国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值,大部分海域已超过0.50mg/dm^3的四类水质标准值,径流对活性磷酸盐含量的贡献不显著,而深圳湾附近的陆源则有明显的贡献,从珠江口附近由沿岸流和涨潮流带来的活性磷酸盐亦有明显的影响;除深圳湾附近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超过0.030mg/dm^3的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值外,其他海域基本符合0.015mg/dm^3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值要求。该海域的N/P值普遍较高,而且北部海域的高于南部海域;最高值超过300,最小值也大小30;该水域的营养盐主要为磷限制。  相似文献   
98.
我们将浓度和压力作为一个函数得到冰和含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波速度。同以往以简单的慢度和平均模量及双相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不同,我们使用了Biot类型的三相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二种固体(颗粒和冰或笼形物)和一种液体(水)的存在,以及一个含气和水的多孔隙基质。对于固体的Berea砂岩,低于0℃时的纵波理论估计值过低,在含有冰-颗粒相互作用和颗粒胶结时与实验数据产生了好的吻合。严格地讲,水的比例与温度紧密相关。假定已知孔隙的平均半径和标准偏差,那么在一给定温度下的波速拟合就能对整个温度范围的速度进行预测。通过一个粘弹性的单相结构模型来计算反射系数。本文的分析是针对游离气带的顶部(位于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层下)和底部(上履于饱含水的沉积层)进行的。如果似海底反射仅仅是由于胶结气体水合物与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分界面造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一定的气体饱和度下,很难估算低浓度情况下气体水合物数量。然而,水合物的高、低浓度还是可以区分的,因为它们分别呈现正和负的异常;(2)游离气和饱和度可以从反射振幅中而不是从异常类型中获取;(3)P波转化为S波的反射系数是指示高含量的气体水合物和游离气一个较好指示。另一方面,对于未胶结的沉积物,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曲线总是为正。  相似文献   
99.
深水钻井中浅水流灾害问题及其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水钻井中,浅水流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中国正在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研究。介绍了浅水流的形成机制及地球物理特性。目前用于识别和预测浅水流的手段有测井和反射地震两大类方法。主要介绍了几种用于参数提取的地震反演方法,如传统Dix反演、叠后振幅反演、层析反演、叠前振幅反演等。  相似文献   
100.
简要阐述地震小区划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地震小区划的研究中浅层地震探测的重要作用及其方法原理,并给出应用浅层地震探测在城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