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9篇
  免费   6670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测绘学   672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28781篇
地质学   6651篇
海洋学   1063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629篇
自然地理   499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1066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927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1495篇
  2013年   1280篇
  2012年   1682篇
  2011年   1481篇
  2010年   1419篇
  2009年   1629篇
  2008年   1633篇
  2007年   1229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220篇
  2004年   1161篇
  2003年   1177篇
  2002年   1302篇
  2001年   1210篇
  2000年   1106篇
  1999年   1080篇
  1998年   1057篇
  1997年   1101篇
  1996年   1172篇
  1995年   1237篇
  1994年   1122篇
  1993年   1157篇
  1992年   1166篇
  1991年   1007篇
  1990年   909篇
  1989年   627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4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8篇
  1974年   20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简要阐述地震小区划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地震小区划的研究中浅层地震探测的重要作用及其方法原理,并给出应用浅层地震探测在城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2.
本文简要介绍一种小型水下摄像机FM-1000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对其所做的技术配套工作,并具体介绍了FM-1000在1992年未及1993年初在黄、渤海海洋环境监视等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3.
毕玉英 《海洋地质》1996,(2):98-108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分析对时左校正非常敏感。用时间穿估计AV涌减少时差校正的误差,在每个时窗内,在每个时窗内,使用块NMO能避免NMO拉伸,剩余NMO校正通过迭代互相关技术实现,时关 正后,时窗内的数据用偏移距坐标为变量表示的多项式乘常数脉冲来模拟。从而避免了数据从偏移琶角度呈慢度域的转换。用最小平方法求解地震脉冲和多项式系数。这种可分离最小平方问题的多项式系数和脉冲能力分别估计。简化的非  相似文献   
114.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1993年在勘探南海西部天然气大气区中.又获得了新的地质勘探成果.他们通过采集地震测线9300km,处理地震资料20000km,解释地震测线62000km,打6口天然气井等工作,重新落实了圈闭130多个,  相似文献   
115.
地幔是位于地核和地壳之间的部分。地壳的厚度在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从洋底的数千米至大陆上某些造山区域的60km。地幔扩展到2900km的深处 ,地核的半径是3470km。在科学和科普文章中常常讨论地球深部结构和地球动力学特征。有关地幔壳层结构的结论主要建立在地震X 射线立体截面照相和在高压条件下矿物改造试验资料的基础之上。地震X 射线立体截面照相(逐层的再造)确定了由地震引起的地震波速度的改变 ,揭露了深部显著的不均一性。这很好地反映在起始于中大西洋、穿过非洲直达印度洋中部的400km上地幔剖面中。横…  相似文献   
116.
虚拟速度-临界角谱是地震折射波虚拟射线理论的应用之一。根据共始点或共折射点记录的相似性,利用第一虚拟时距曲线方程,对时距曲线进行扫描计算,可以制作共始点谱和共折射点谱。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试算结果,对该方法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7.
118.
在浅层工程折射地震测量中 ,通常采用相遇观测系统采集数据和相应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 ;对于单边观测采集方法由于与其相应的解释方法较少而少被采用。本文提出 1种方法简单、精度可靠、可直接利用同一点相邻 2排列 2次观测的初至折射时间并适合于海洋走航式单边连续观测系统的折射初至资料解释方法。其精度基本与同观测段的采用相遇观测的差异时距方法解释的精度十分接近。该方法即适合于人工解释又适合于计算机自动解释。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