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481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901篇
地质学   1094篇
海洋学   30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溪洛渡水电站自2013年开始直接拦截金沙江的泥沙,其排沙效果对水库运行及下游向家坝和三峡入库泥沙都会造成影响。本文基于水文泥沙及河道断面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溪洛渡水库和三峡水库排沙规律异同点,研究溪洛渡水库排沙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4—2019年溪洛渡水库共计排沙1 490万t,排沙比为3.1%,较设计值和向家坝、三峡水库均明显偏小。溪洛渡水库排沙比偏小主要有3个原因:入库水沙峰值协调性较差、水库长期高水位运行及库区河道二级天然潜坎对泥沙运动的阻隔效应。  相似文献   
102.
高山峡谷复杂地形是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地形和场地条件,大量的工程(桥梁、大坝等)修建在这类场地上。实际震害调查结果表明不规则地形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对边坡的稳定性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高山峡谷复杂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本文针对浅切割的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山体顶和峡谷底的高差在100~500 m范围内),基于边界积分方程法获得场地任意点的地震动,详细探讨了入射波类型(P波和SV波)、入射波频率、入射角、山体和峡谷的几何参数对浅切割的高山峡谷复杂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发现山体的存在明显改变场地地震动的空间分布;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对地表地震动的放大作用与入射波频率密切相关;不同的地震波类型对应不同的地震动空间分布模式;峡谷深度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影响取决于入射波的类型;不对称的几何形状导致地震动的空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并且SV波入射时的不对称性强于P波;当地震波斜入射时,峡谷背向震源侧的地震动远大于面向震源侧的地震动。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获得考虑高山峡谷复杂地形地震动放大效应的场地任意位置的地震动,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地震输入。  相似文献   
103.
104.
本文以内蒙古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工业指标优化为例,阐述小红山矿床工业指标优化的论证过程,对同类型矿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郑宏  葛修润 《岩土力学》1990,11(3):9-16
本文通过单点约束方程,提出了解梁与块单元衔接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比其它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可推广到解其它不同维数的单元之间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06.
107.
文章重点讨论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构造与大同地震和大同火山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大同地震与周围地区地震具有指示前兆意义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8.
李培 《地下水》1990,12(1):31-35
目前,确定干扰状态下机电井合理井距的方法主要为在裘布依公式的基础上,采用叠加原理导出的干扰井群计算法和水位削减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当井距大于影响半径、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的干扰情况。因此,计算的干扰涌水量往往偏大、井距过小,从而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大量更换水泵和机电井报废等经济上的损失。圆形边界法则是利用抽水井形成的园形水位降落区域,依据井距小于2倍的影响半径时圆形边界进水情况的变化,导出的干扰井涌水量计算公式,确定灌溉耕地的合理井距及最佳打井数量。以便取得在尽可能满足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将投资压缩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结合作者在淮南新庄孜矿开展电法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利用地面电法研究煤层采空区边界、冒落带范围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文章论述,采空区冒落带岩石的电性特征及确定采空区边界、圈定冒落带范围的依据和方法技术,结合新庄孜矿的实践分析了电法解决矿山工程地质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0.
本文用加权剩余法导出点源二维地电断面的边界单元法积分方程。通过付氏反变换,可获得三维空间的电位。若干模型上正演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完全一致。对实测的ρ_s曲线进行了地形攻正及选择法反演拟合,解释结果与实际地质断面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