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6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310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以及地化分析测试资料,研究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深部碳酸盐岩的埋藏岩溶作用特征、期次及对储层分布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在鹰山组中共识别出三期不同发育规模、程度和缝洞发育特征的埋藏岩溶作用。第一期发生于晚加里东期至早海西期,在全区均有分布,但其溶蚀作用较弱;第二期发生于晚海西期至印支期,受构造作用、先期孔洞层和有利沉积相带的控制明显,并且可能与晚海西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形成的缝洞多为方解石和萤石充填;第三期发育于喜山期,受走滑断裂和裂缝发育的控制,形成的缝洞多为轻质原油和天然气充填;整体上深部埋藏溶蚀作用常与有机质热演变过程中伴随的酸性流体及热液溶蚀碳酸盐矿物有关,主要沿先期孔洞层及断裂发生溶蚀作用,具有期次多、规模不等、近端溶蚀及远端胶结等特性,形成的溶蚀孔洞具有对原有缝洞系统的继承性,是储层形成及优化改造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2.
研究地下水埋藏条件和水化学类型,根据钻探资料和样品测试分析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和参数相关性分析方法,发现上层滞水水化学类型明显多于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中氯、纳离子和矿化度等参数值随着含水层埋藏深度的增加有着明显的递增趋势。浅层地下水以HCO3-Ca型淡水为主,主要受大气降水淋滤作用影响,大部分既有硅酸盐的溶解又有碳酸盐的溶解;而承压水以Cl-Na型咸水为主,水体发生了阳离子交替吸附与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Ca2+和Mg2+来源中碳酸盐的溶解占主导作用,大部分承压水为蒸发浓缩的产物和盐类矿物溶解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及形成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水循环机制、地下水污染成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介绍了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应用范围。将应被同时埋藏的一组石英矿物样的26Al-10Be浓度拟合成等时线,从其斜率解得样品的埋藏年代。在如下情况下该法可克服未知参数多于制约方程的困难:1)冰碛物-古土壤序列中古土壤形成年代的研究,以规避继承核素(inherited nu-clide)的干扰;2)因样品埋藏不够深引起的后期生成核素的干扰。此外,依据等时线拟合结果可判断样品是否符合简单恒态侵蚀模式。等时线法的引入,拓宽了埋藏测年的应用范围,并为埋藏测年数据可信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45.
涠西南凹陷是中国近海北部湾盆地已证实的富烃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是该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系.为深入认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生产力和发育特征,采用有机地球化学与地球生物学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正演恢复了涠西南凹陷不同次洼流沙港组不同层段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和有机碳埋藏生产力,进而建立了研究区流沙港组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模式.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的古生产力、有机质埋藏效率及有机碳埋藏生产力在横向不同次洼和纵向不同层段上均存在差异,横向上以B次洼最优,纵向上以流二段最高;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烃源岩发育超营养湖高埋藏效率高埋藏生产力、富营养湖中等埋藏效率中等埋藏生产力及富营养湖低埋藏效率低埋藏生产力3种代表性的地球生物学模式.  相似文献   
46.
埋藏环境下碳酸盐岩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坤 《现代地质》1993,7(1):40-49
本文通过对南方中扬子地区和北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寒武系、奥陶系埋藏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认为:(1)埋藏破裂、裂隙作用虽然能使岩石孔隙度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连通原已存在的孔隙。从而提高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2)埋藏白云化作用形成的晶间孔、缝、晶内孔、晶间溶孔等是油气储集的一种最有利的空间;(3)与构造作用相关的埋藏溶解作用和深部埋藏作用能形成有意义的油气储集场所。上述3冲作用相互叠加时。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将急剧提高。本文提出鄂尔多斯北缘和东缘奥陶系是油气勘探的战略远景区。同时首次提出了识别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和埋藏溶解作用的标志和际准。  相似文献   
47.
中国东北全新世干湿状况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国玉 《地质论评》1999,45(3):255-264
通过综合分析植物花粉,沙土埋藏土壤,泥炭形成与发展,沙丘活动历史,黄土状土堆积和黑土发育等多种资料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的湿润程度或土壤水分含量在5ka BP以前的早中全新世较低,中晚全新世不能增加,早中全新世最干燥时段出现的^14C年代9-8ka BP,中晚全新世湿润时期可能是最近的2ka,近现代气候比过去10ka平均状况湿润。  相似文献   
48.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及埋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世全  李占杨 《现代地质》1999,13(3):298-300
产于西峡盆地的恐龙蛋化石计有7 科、8 属、10 种以上, 主要分布于晚白垩世的高沟组和马家村组。其埋藏特征为: 含蛋层数多, 自下而上约20 层; 恐龙蛋大都为原地埋藏,成窝性好, 化石完整; 恐龙蛋集中区分布在冲积扇下、中部及洪泛平原内; 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可在同一层面或上、下层中产出; 恐龙蛋在窝中的不同排列形式反映了恐龙产蛋的多样化;原地埋藏的恐龙蛋化石多产于一个正粒序层中、上部的细碎物中  相似文献   
49.
苟富刚 《海洋学报》2023,(4):95-108
为了研究长江古河谷地区早中全新世沉积物的碳埋藏速率及来源,进行了ZK1孔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δ13C的测定,结合AMS14C(植物碎屑、贝壳)测年、有孔虫及粒度数据,分析了长江古河谷碳埋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TOC来源。采用历史地理学、沉积地质学结合测年数据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自下而上分别为U1潮汐河道、U2河口湾、U3潮流砂脊和U4前三角洲。沉积物受到水深、径流、河口余环流、潮流、波浪、风暴与再矿化等作用或因素影响,TOC平均值为0.41%,低于长江河口表层沉积物基准值0.46%。ZK1碳埋藏通量(TOCBF)介于7.4~110.5 g/(m2·a)之间,差异较大。TOCBF数值主要受控于沉积速率。δ13C与TOC/TN(C/N)投影点结果表明,TOC来源表现为多源特征,且整体表现为偏陆源特征。C/N与δ13C线性拟合相关性高,适合采用C/N与δ13C进行TOC来源的定量分析。基于C/N与δ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以渤中19-6凝析气田孔店组砂砾岩为解剖对象,借助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识别及压实成岩物理模拟实验等手段,对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的垂向演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渤中19-6孔店组砂砾岩储层压实成岩裂缝普遍发育,包括继承性裂缝与非继承性裂缝,继承性裂缝发育较早,沿碎屑颗粒的原有裂纹产生,非继承裂缝主要以共轭剪裂缝的形式沿长石解理破裂发育;2)砾级颗粒较砂级颗粒、长石颗粒较石英颗粒压实成岩裂缝更为发育,压实成岩裂缝裂缝发育程度与脆性指数成正比,与填隙物含量成反比;3)模拟的垂向上发育3期砂砾岩压实成岩裂缝发育带,其中第2压实成岩裂缝发育带与研究区的裂缝分布一致,控制着优质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