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尕尔穷铜金矿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南缘的措勤—申扎火山岩浆弧内,为与侵入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破碎带型铜金(铁)矿床。在已有石英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锆石Hf同位素研究,同时对最新勘查成果显示具有一定成矿潜力的花岗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确定了两套侵入岩的形成顺序;结合前人总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利用Hf同位素对其岩浆源区进行示踪。结果显示:花岗斑岩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0.7)Ma,较石英闪长岩晚4 Ma左右,其初始176Hf/177Hf值为0.282 235~0.283 073,εHf(t)值为-17.2~12.5;石英闪长岩锆石初始176Hf/177Hf值为0.282 800~0.283 015,εHf(t)值为3.5~10.5。结合二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可能是同一岩浆系统不同分异阶段的产物,前者主要起源于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而花岗斑岩具有和石英闪长岩相似的岩浆源区,但明显混入上地壳基底物质;暗示晚白垩世班怒带西段南缘内随着南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之间的弧-陆碰撞,先成的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重熔形成岩浆,随着碰撞的继续和岩浆的上涌分异,部分上地壳受挤压或热效应进一步重熔并参与岩浆系统中,由早至晚形成了由幔源特征向幔-壳混合源特征源区逐渐转变的花岗岩演化系列。尕尔穷铜金矿是起源于具有幔源印记的初生地壳的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表现。  相似文献   
132.
速度是地震勘探的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在中国西部勘探实践中,表层地震速度一直困扰着地震勘探的进程.现有的地表速度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速度研究现状与现阶段对勘探精度的要求不相适应.速度分析方法、速度数据资源不完整以及速度研究与地质结合不足严重阻碍着速度研究的深入.对于现在大规模的区块联合研究,没有一种适应于多区块的...  相似文献   
133.
冈底斯带西段那木如岩体始新世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冈底斯带西段狮泉河南部那木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其中产出大量基性岩透镜体及暗色微细粒包体,空间上与花岗岩类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狮泉河-札达一带那木如花岗岩及其中基性岩石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那木如岩体主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其SiO2为65%~76%,全碱含量较高,花岗岩中K2O+Na2O=5.50%~8.71%,基性岩石中则4.42%~6.7%。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最高含量为284.8×10-6,最低只有105.4×10-6;而基性岩类最高为120.4×10-6,最低72.48×10-6。两者稀土元素分配曲线均呈右倾平缓样式,花岗岩具有不明显Eu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花岗岩类和基性岩类具有相似的蛛网分布样式。两者均明显富K而亏损Nb、Ti等不活泼的HFS元素,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趋势。4件花岗岩和基性岩样品所显示的LA-ICP-MS法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11±0.78Ma、45.47±0.4Ma、46.7±2.9Ma和45.4±1.4Ma,变化在45.4~46.7Ma范围内,表明始新世早期(~46Ma)区域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这一时限与冈底斯中、东部岩浆作用时代(40~52Ma)非常一致,表明始新世早期整个冈底斯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岩浆事件,暗示着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在东西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同时性。  相似文献   
134.
135.
以西天山菁布拉克岩体为代表的菁布拉克岩带是新疆北部五条重要含铜镍矿基性-超基性岩带之一,该岩带处于伊犁微板块南部边缘隆起活动带内,那拉提山北麓深大断裂南侧。从大地构造上,菁布拉克岩带处于塔里木板块和伊犁微地块的交汇处,受控于深大断裂。所出露的菁布拉克、喀拉达拉、恰干萨依、乔勒铁克西、丘拉克特勒克、苏鲁、琼阿乌孜等十多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大致呈EW向分布在那拉提山脊深断裂及其  相似文献   
136.
彩霞山铅锌矿产于塔里木板块北缘卡瓦布拉克-星星峡地块卡瓦布拉克碳酸盐岩地层中。区域上已发现玉西银矿、铅炉子铅锌矿等同类型矿床,彩霞山作为该矿带具有大型成矿远景的矿床(彭明兴等,2006),已成为勘探工作的重要对象。目前对该矿床的认识还存在以下分歧:①在成因上存在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彭明兴等,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寒武—奥陶系地震、沉积特征研究,运用地震、钻井岩心资料,对该区层 序特征分析,巴麦地区经历了由碳酸盐岩缓坡型台地向镶边斜坡型台地演化,主要控制因素是构造活动和海平面变化早— 中寒武世为缓坡型台地演化阶段,由于海平面频繁升降变化,台地边缘经历3次迁移;晚寒武世该区处于拉张环境形 成被动大陆边缘,海平面开始上升,发育镶边斜坡型台地,海平面相对上升速率小于沉积物供应速率,台地边缘向 盆地方向迁移;早奥陶世,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大于沉积速率,台地以追补型叠加形式向台地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38.
新疆北山地区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新疆北山地区,岩体平面形态为眼球状,出露面积约2.1 km2.由纯橄岩、单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方辉辉石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淡色辉长岩组成,堆晶结构和堆晶韵律发育,属于层状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分离结晶/堆晶相是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此...  相似文献   
139.
刘艳宾 《地质与勘探》2011,47(6):943-956
GIS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日益普及和深化,在矿产勘查领域中已成为一种快速有效成矿预测方法。本文以东昆仑西段矽卡岩型铁矿为例,从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查明的13个矽卡岩型铁矿(点)出发,基于ArcGIS平台,建立本研究区的空间数据库,结合已知矿(点)地质资料和野外验证分析,建立找矿模型与预测区提取模型,由于矽卡岩型矿床主...  相似文献   
140.
塔里木地块与古亚洲/特提斯构造体系的对接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塔里木盆地为环形山链所环绕,北缘为古亚洲体系的天山弧形山链,南缘为特提斯体系的西昆仑-阿尔金弧形山链。自新元古代晚期以来,塔里木地块及周缘地区经历了古亚洲洋盆和特提斯洋盆的开启、俯冲、闭合以及微陆块多次碰撞造山,发生多期的构造、岩浆及成矿作用。特别是受印度/亚洲碰撞(60~50Ma)以来的近程效应和远程效应影响,使塔里木盆地周缘发生强烈的隆升、缩短及走滑变形,形成了现今复杂的环型造山系,完成了古亚洲体系和特提斯体系与塔里木地块的最终对接。塔里木地块与周缘两大构造体系的焊接是从早古生代开始的。研究表明,早古生代末期塔里木已与西昆仑-阿尔金始特提斯造山系链接一起。此时,塔里木地块东段与中天山增生弧地体碰撞,而西段在晚古生代与中天山增生弧地体碰撞。塔里木盆地周缘早古生代造山系中存在早古生代中期和早古生代晚期的两次造山事件,致使塔里木盆地内映现两个早古生代构造不整合面:晚奥陶世-志留纪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和中晚泥盆世与早古生代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的古地理、古环境和古构造研究表明,塔里木早古生代台地位于盆地的中西部,盆地东部为陆缘斜坡和深海/半深海沉积盆地,与南天山早古生代被动陆缘链接。印度/亚洲碰撞导致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成与不断推进,使特提斯构造体系与古亚洲构造体系在西构造结处靠拢及对接,终使塔里木盆地最后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