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34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41.
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分析黑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识别沿黑河干流不同地带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转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祁连山区,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转化以地下水向河流排泄为主.(2)南部盆地,在山前戈壁带,出山河水入渗转化为地下水;溢出带地下水以泉的形式转化为地表水;进入细土平原后,汛期河水补给地下水,非汛期地下水补给河水;在农灌区引河水通过田间入渗补给地下水.(3)北部盆地,在金塔灌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引水灌溉入渗补给;在金塔灌区到额济纳旗,河流入渗转化为地下水.  相似文献   
242.
从流域尺度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其有限性、可变性和上下游关联性的角度,探讨了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阐明了不同水文年中游区的安全引水量和不同目标下下游区的生态环境修复对水资源的需求阈。基于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7.8×108m3/a的安全引水量为13.97×108m3/a和枯水年份(95%保证率)的安全引水量为10.14×108m3/a,下游区初步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需水量为8.01×108m3/a。提出了中游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阈,即未来20年生产生活安全需水量介于22×108~23×108m3/a之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在中游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目标约束下确保黑河流域下游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及对策。  相似文献   
243.
吉沙水电站低压引水隧洞,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端,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通过勘查,对工程区的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有了基本了解,对引水隧洞区存在的上覆岩体厚度问题,围岩稳定及施工涌水问题.隧洞外水压力问题以及岩体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工程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244.
综合运用了多元资料(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风廓线雷达探空资料和再分析资料)和多种方法(后向轨迹追踪、聚类分析、潜在源区贡献法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武汉地区特殊气象条件对重污染过程的影响,揭示了偏东小风所带来的外源污染物对形成严重污染日的贡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后向轨迹追踪分析表明,武汉地区严重污染日气流主要为来自安徽南部(47.5%)的偏东小风,模拟结果也显示偏东气流、偏北气流与局地环流共同作用,在武汉地区形成一个局地涡旋,成为反复污染带,加重了武汉地区的污染程度;2)利用潜在源区贡献法(PSCF)分析发现,武汉市秋冬季的潜在源区主要是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湖南、江西以及武汉周边地区,因此在冬季大范围污染背景下,跨区域的联防联控(尤其是安徽南部地区)才能有效地减少武汉市秋冬季的重污染日.  相似文献   
245.
福建省屏南县黛溪水电站坝址位于屏南县黛溪镇淦山村,水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引水系统、发电厂和升压开关站等组成.  相似文献   
246.
引水工程投资大、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如何科学、快速地确定引水线路,是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借助于遥感的监督分类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成本路径分析,综合考虑坡度、地形起伏度、道路和土地利用4个因子,构建了引水工程线路规划模型,以便快速计算引水线路最低成本路径.以安徽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将数据代入模型运算,并将模型线路规划结果与实际选线做比对分析,以此验证模型的准确程度.结果显示:所构建引水线路规划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所构建模型对实际引水线路规划选址方法的探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7.
应用谷德振先生的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理论,重视区域地质构造体系、重视收集地质基础资料、重视岩体结构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拱坝、高重力坝、深埋长隧洞、地下厂房、抽水蓄电站的工程地质勘察和编制相应的地质勘察规范。  相似文献   
248.
《岩土力学》2017,(9):2507-2514
随着地下洞室开挖深度的增加,温度已成为影响洞室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反映温度对深埋地下洞室围岩长期稳定的影响,依托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开展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加载应力路径条件下片麻状花岗岩的三轴蠕变试验,系统分析了温度、围压、轴压对片麻状花岗岩蠕变变形特征、蠕变强度和蠕变破坏模式的影响。通过蠕变试验发现:片麻状花岗岩的蠕变性能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呈指数变化;片麻状花岗岩存在蠕变应力阈值,且温度越高,蠕变应力阈值越低,蠕变破坏时间越短;片麻状花岗岩稳态蠕变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符合指数关系,其蠕变长期强度和蠕变破坏强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效应条件下,片麻状花岗岩蠕变破坏模式主要为沿斜截面的剪切破坏。试验研究成果为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长期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9.
南水北调是国家级的重大水利工程,调水效果最终依赖于接收调水地区对调水的具体利用,引水补源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在邹平市的具体利用。为评价引水补源工程对黛溪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效果,在分析邹平市引水补源工程实施后黛溪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各个补给项的基础上,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各个地下水补给量,确定了黛溪河流域引水补源的总补给量。将总补给量视为本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将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与本区用水所需的地下水开采量相比较,对本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论证了引水补源工程可有效缓解区内地下水超采问题。另外,还充分利用年地下水动态和多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等监测资料,揭示了引水补源工程对区内地下水的有效补充作用,为区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0.
以组织培养的菹草无菌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外源Ca(NO3)2的添加对汞(Hg)胁迫下菹草体内Hg积累、矿质元素、光合色素、活性氧、丙二醛(MDA)、维生素C(VC)、维生素E(VE)、谷胱甘肽(GSH)以及多胺(PAs)代谢产生的影响效应机制.结果表明:(1)Hg胁迫下,菹草体内Hg大量积累,达165.79μg/g(FW),并伴随矿质元素P、K、Fe、Mg和Na含量的明显降低.外源Ca(NO3)2的添加很大程度上可抑制菹草体内Hg积累,使其降至110.15μg/g(FW),并减轻Hg胁迫所造成的元素失衡;(2)Hg胁迫使菹草体内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大幅降低,并诱导积累大量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及MDA,同时VC、VE和GSH含量显著提升.外源Ca(NO3)2的添加则减缓了菹草体内光合色素的分解,降低活性氧水平,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更使VC、VE及GSH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到正常水平;(3)Hg胁迫下,伴随着多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和精氨酸脱羧酶活性的显著提升以及鸟氨酸脱羧酶活性的降低,导致菹草体内腐胺(Put)、精胺(Spm)含量明显降低,亚精胺(Spd)含量及游离态(Spd+Spm)/Put比值轻微增加.而外源Ca(NO3)2添加后,菹草通过调节体内PAs代谢酶活性,改变了Hg胁迫下PAs含量变化,主要表现为Put、Spm含量回升显著,游离态(Spd+Spm)/Put比值进一步升高.综上所述,外源Ca的添加可抑制Hg的吸收并参与调节多胺代谢,通过内源多胺含量的改变抑制了植物体内活性氧的积累、膜脂过氧化、光合色素及抗氧化物质的分解,增强菹草无菌苗对重金属Hg的耐受力,对减轻植物Hg胁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