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90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21.
利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昌平基地iGrav-012超导重力仪最新观测资料,对其作仔细地预处理,根据调和分析方法精密测定了重力潮汐参数,基于负荷理论与卷积积分技术获得了包含HAM11a,DTU10,EOT11a在内的14个全球海潮模型的重力海潮负荷效应,利用近周日频段内潮波振幅因子的共振效应求解了自由核章动(FCN)的本征参数.调和分析结果表明,重力潮汐的观测精度非常高,标准差达到1.184nm·s-2.基于加汉宁窗的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获得地震频段的地震噪声等级(SNM)为0.206,说明该台站是低背景噪声的.周日主波O1和K1经海潮模型作负荷效应改正的平均有效性分别为83%和85%;使用13个高精度海潮模型进行迭积计算获得的FCN本征周期为430.0(427.8,432.3)恒星日,品质因子Q值为-5137.  相似文献   
522.
肖启涛  胡正华  张弥  王伟  肖薇 《湖泊科学》2021,33(2):561-570
外源引水等水力调控措施常用于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中,作为人类施加到湖泊显著的外界活动,其对湖泊甲烷(CH4)扩散通量的影响鲜有报道.贡湖湾作为"引江济太"工程长江来水进入太湖的第一站,其CH4通量变化是对水力调控的最好响应.基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逐月的野外观测表明,贡湖湾平均CH4扩散排放量为0.073 mmol/(m2·d),显著高于参考水域(湖心区) CH4排放量(均值:0.017 mmol/(m2·d)).贡湖湾不同站点间CH4通量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但湖心区域无此现象.贡湖湾和湖心2个区域的CH4扩散通量均有明显的时间变化,且与水温呈显著正相关.但因受到外源来水的影响,贡湖湾CH4通量时间变化的温度依赖性相对较低.总体上外源引水显著提高了湖体CH4排放量,考虑到湖泊CH4通量受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的综合协调影响,其潜在的控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23.
毛新伟  代倩子  吴浩云  徐枫  李涛 《湖泊科学》2023,35(5):1594-1603
磷是太湖富营养化的关键性指标,为了解太湖总磷内、外源变化趋势及特征,从总磷污染负荷动态平衡角度分析太湖总磷主要来源与总磷浓度高位波动的原因,本研究基于2007年以来长时序水量水质监测资料和调查数据,开展了太湖进出各途径的总磷负荷质量平衡估算及分析。结果表明,2007—2020年入湖河道输入总磷负荷为1835~2799 t,占太湖总磷负荷的55%~73%,是外源输入最主要的途径;大气干湿沉降输入353~1380 t,占太湖总磷负荷量的12%~38%,是太湖总磷外源输入的第二大途径;太湖水体中总磷负荷量约占8%~15%。出湖河道输出总磷负荷量为516~906 t,占太湖总磷负荷量的13%~30%;水生动植物捕捞总磷负荷量为115~312 t,占太湖总磷负荷量的4%~12%,水厂输出占2%~3%左右;约41%~74%的总磷负荷量滞留于太湖湖体中,成为影响太湖总磷浓度的重要内源。同时,太湖地区气温升高、太湖水体流动速度加快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内源污染释放,使其成为总磷改善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524.
通过分析1997-2003年5-10月广西电网电力负荷月、周和节假日的变化特征,及与气温的相关关系,发现:电力负荷基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有着不同的变化特征,电力负荷与气温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广西电网逐日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对2002-2003年模型的拟合结果及2004-2005年模型的预测结果分析表明:模型对广西逐日电力负荷具有较好的拟合和预测效果,对逐日电力负荷的季节变化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尤其是夏季预测与实况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25.
太湖西南部河流流域的营养盐排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MONERIS河流系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农业土地营养盐平衡模型、流域营养盐排放模型及河道营养盐滞留模型3个模型组成的模型系统.该系统被用来计算太湖西南部河流流域的营养盐排放量.利用实测的河流系统的负荷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N、P计算负荷与实测负荷的偏差分别在10%及30%以内.利用该系统,对1992-1996年及1997-2001年间的营养盐排放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997-2001年间的氮的年平均排放量为5646 t/a,该排放量比前5年的年均排放量减少827 t/a.从磷的排放量来看,1997-2001年间的年排放量为554 t/a,比前5年的均值减少45 t/a.分析结果表明,与1992-1996年相比,1997-2001年间的点源排放量及农业土地营养盐剩余量的减少是流域营养盐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6.
为验证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用于短时重力潮汐观测的可行性,在厦门地震台进行同址对比测试。以利用gPhone重力仪的长观测时段数据修正的FES2004海潮模型为参考,分离出gPhone、CG-5和CG-6型重力仪的静态观测残差序列。结果表明,CG-5和CG-6型重力仪在1 CPD(circle per day)和2 CPD附近的噪声水平(非线性漂移)与gPhone重力仪接近,对主要的全日分潮和半日分潮分析影响较小,观测精度能满足短时海潮模型修正的需要。以CG-5型重力仪在平潭岛的短时重力潮汐数据修正FES2014海潮模型得到测站海潮模型,并回测35 d前绝对重力观测时段的重力海潮负荷值。改正后组均值残差标准差从FES2014模型的2.7μGal降至1.8μGal,由此验证了CG型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用于海潮负荷观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7.
涪江支流湔江水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祯  黄涛  戴本林 《测绘科学》2010,35(6):158-160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湔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河流水质现状的分析,根据2005年现场实测的数据,采用建立的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来测算和分析该河流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河流水环境容量CODCr为1384.83ta-1,NH3-N为97.69ta-1,所排放的CODCr量、NH3-N量没有超过该流域容量,出水水质达到水质保护目标Ⅲ类标准。并根据该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工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总量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528.
基于三峡库区DEM及现有GPS站点位置坐标数据,建立了三峡库区有限元网格模型,采用弹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计算水库蓄水至135 m1、56 m和175 m时库区地壳的垂直形变场;随后根据Farrell提出的质量负载原理产生的地壳形变理论计算库区蓄水至135 m时的库区垂直形变场;通过两种模拟方法对比可以看出变形等值线圈都包络河谷线,变形最大处都出现在香溪段,同时区域沉降是一个综合地质作用,水体的重力作用是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529.
气象要素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罗慧  巢清尘  李奇  刘安麟  顾润源 《气象》2005,31(6):15-18
综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等智能技术,着重考虑天气因素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确定了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并应用陕西省9个地市1998-2001年的逐日8个气象要素以及对应的逐日电力负荷值,对陕西省电力负荷进行训练和预测。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方法能较大地提高日负荷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