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0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87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550篇
地质学   79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将b值在地震预测中的直接应用归为三类:1)根据b值的动态变化预测地震。2)根据G-R律求出各级地震平均复发周期或年均发生率,推测未来一定时段如50年或100年内发生各级地震的危险性。3)根据G-R直线在横轴的截距,预测强余震的震级。讨论了这三种用法的物理基础及现有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医院住院部大楼抗震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医院住院部大楼为例进行结构抗震性能评价,首先分析了场址的地震环境,开展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合成了不同地震危险水平下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进而,通过对结构的模型简化,应用时程分析方法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出了一些对其改造加固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城市群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03,19(2):103-10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城市群。城市群地震灾害比单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更为复杂、严重。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本文首次对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特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城市群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4.
沈军  李军  赵纯青  葛敏 《内陆地震》2003,17(1):66-73
根据在乌鲁木齐市拟建华凌地下停车场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对通过乌鲁木齐闹市区的雅玛里克断裂进行了实验性探测。采用了浅层地震探测、地质雷达探测、地形测量和坑探剖面方法,对这些手段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5.
傅征祥  刘杰  王晓青  郝平  吕梅梅 《地学前缘》2003,10(Z1):112-11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是全球 8级大地震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 180 0年以来该区板内 8级大地震共发生了 16次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 (36 .1°N ,90 .9°E)是在 195 7年蒙古 8.3级大地震之后 4 4a发生的。研究表明该区 8级大地震的活动过程可能存在相对平静 (1812— 190 2年 )和相对活跃 (190 3— 195 7年 )交替的幕式或轮回过程的性质。 195 7年蒙古地震之后可能是一次新的轮回开始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地震是新轮回的第二次地震 ,按照轮回过程中事件发生频度是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的假定 ,该区下一次 8级大地震可能约在 2 0 2 6年发生。如果假定该过程相当接近泊松过程。那么 ,在 2 0 0 5 ,2 0 10年和 2 0 15年前至少发生一次 8级大地震的泊松概率 ,分别是 0 .2 9,0 .5 3和 0 .70。  相似文献   
56.
在过去的10年中,有5个主震袭击了印度,最后一个是2001年1月26日发生的毁灭性的布季地震。由于建筑物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抵御可能发生的大地震,使该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倍受瞩目。也使得公众对远离印度地区的喜马拉雅弧地区(图1)可能遭受  相似文献   
57.
在系统收集和分析中国大陆的活动构造、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资料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769个构造物理潜在震源,并对其中477个位于主要强震区、带内的潜在震源进行了空间几何定量描述和基本震源参数的系统分析,在GIS平台上开发了分析系统,逐一计算了每一潜在震源的十年发震概率,圈定了1999~2008年的强震危险区,根据发震概率的大小对危险区的危险性进行分类。近几年发生的强震与预测结果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用构造物理模型确定的十年地震危险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8.
鄂豫皖交界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与中强地震复发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鄂豫皖交界地区位于东大别山西部,历史中强地震(M≥43/4)主要发生在土地岭-落儿岭及商城-麻城断裂带上,且“互动”和“连动”的特征较为显著。根据这一特征,在研究东大别山区域地质、地壳结构、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可将鄂豫皖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作为秦岭-大别山活动地块中的次级地块的整体活动来看待。该区历史地震活动整体表现为丛集特征,而主要发震断层(土地岭-落儿岭断裂)的历史地震活动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准周期性。地震复发周期研究提示,该地块近期发生M≥5.0左右地震的危险性较大,而霍山-六安地区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主要危险区。  相似文献   
59.
60.
引言对一个地区的地震损失研究而言一般考虑该地区的几个可能的地震,全概率研究(危险性研究)考虑所有可能的地震事件(在所有断层上发生的所有地震)。这些研究给出了这些地震所造成的可能损失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