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论广西第四纪冰流遗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骕 《地质论评》1945,10(Z1):55-58
迩来冰川遗迹,时有发现,但因此种现象在我国尚属稀见,不免有见仁见智之岐,近读论评九卷三四合期孙殿卿、徐煜坚二先生所著广西第四纪冰川遗迹之文後,以文中资料格於印刷,未能应有尽有,自不无疑窦之处。骕未亲历其境所疑容有未当,但仍述出之者,在求二先生便事实更为明晰,俾同好由  相似文献   
72.
卢衍豪 《地质论评》1943,8(Z1):148-149
大巴山西段南郑、褒城、沔县、宁羌等地,出露地层以震旦前纪花岗岩片岩等为最古,不整合覆於其上者为震旦纪石灰岩,再上为下寒武纪地层,下寒式纪在此区内岩相变化颇剧,  相似文献   
73.
王恭睦 《地质论评》1942,7(Z1):45-50
绪言油页岩—称油母页岩,为含有石油质之深色富含炭质之泥页岩。著者在调查南郑褒城宁羌等县之大巴山脉时,于褒城鐄山石炭二叠纪之石灰岩层中发现含油页岩一层,经陕西省工业  相似文献   
74.
秦岭山脉,为吾国中部舆北部之大分水岭;其南为大巴山脉,高度稍低,但其重要性实不减於秦岭。此二山脉合成一障碍地带,使北方之黄土高原与南方之四川红盆地隔离,但此二区实有必须联系之重要理由:第一,此二区均为大入口中心,且均为历史重心所在。第二,渭河平原与成都平原之自然环境完全不同,物产需要互相交换。第三,此二区对外交通均甚重要,盖渭河平原为华北平原与中亚之走廊,而四川乃长江下游与西南各省之交通孔道也。联系二区必须跨越秦岭与大巴山二山地,而山地交通异常困难,本文即就此点申述之。  相似文献   
75.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召齐  朱光  张必龙  陈印  魏鑫  张力 《地质科学》2010,45(2):361-379
在对大量逆冲与平移断层运动学详细分析与观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实测断层擦痕矢量数据组进行了区域应力场反演,根据对断层叠加关系的分析及叠加褶皱的验证,划分出上扬子北部经历过3期挤压构造应力场演化,从早到晚分别为:第1期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场,第2期近东西向挤压应力场和第3期北东—南西向挤压应力场。结合相关的地质现象,认为在这3期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了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的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的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和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由此表明,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形成顺序为湘鄂西隔槽式褶皱带→川东隔档式褶皱带→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  相似文献   
76.
志留系滔河口组是一套发育于北大巴山地区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合。在1:10000地质填图和大比例地质剖面实测基础上,通过详细的火山碎屑岩相序和组构分析,本文在滔河口组火山-地层中共识别和划分出22个岩相,5个相组合类型。区域岩相测量与对比揭示,滔河口组火山-沉积宏观序列自下而上由玄武岩相(一般下部为块状粗粒/细粒玄武岩相、上部为枕状玄武岩相)、凝灰角砾岩相、再沉积富辉石火山碎屑砾岩相、无结构或叠瓦状凝灰质粗砾岩相、凝灰质砂岩相、生物灰岩相或泥岩相构成。岩相组合横向变化显示滔河口组古火山活动西强东弱,火山活动类型为斯托柏林型(Strombolian-type eruption)喷发。相对地,研究区西部火山-沉积序列发育较为完整。滔河口组的地层序列与岩石组合与板内火山活动产物相似,本文认为北大巴山地区志留系滔河口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合形成于洋岛或海山构造环境,是板内拉伸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大巴山前陆弧型构造带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野外观察和构造测量,论述了大巴山前陆弧形构造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包括弧形带展布特征、分带特征、分段特征、分层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叠加变形特征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巴弧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大巴弧形成的机理不同于经典的碰撞造山模式,该弧形构造带经历了古生代大陆边缘伸展裂陷初始期、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雏形期和中晚侏罗世陆内造山定型期.造山作用前的古大陆边缘伸展作用及其产生的不规则边界形态对弧形带的形成起到了决定作用.其中先成的城口-房县弧形断裂带不仅控制了早古生代沉积-岩浆作用,同时成为大巴弧形成的主导边界条件,而弧形带两端的基底隆起也起到了重要的限制作用.根据实际地质资料设计的简单沙箱模型模拟了这个弧形带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78.
大巴山地区广泛分布的北西-南东向基性岩脉(墙)群,主要侵位于下古生界.前人对其中、北部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已有研究,但其南部镇坪地区基性岩却鲜有高精度年龄和地球化学数据报道.本文对镇坪地区辉绿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为(439±6)Ma(n=9,MSWD=1.7),与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及火山岩形成时代一致.岩石富K2O、TiO2,具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稀土元素总含量高,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分异明显,配分模式为向右陡倾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和高场强元素(Nb、Ta等)相对富集,Y、Yb、Sr相对亏损;具大陆裂谷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Zr/Y-Zr和2Nb-Zr/4-Y图解亦指示其具板内裂谷玄武岩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北大巴山地区在早志留世早期处于张裂状态,该区基性岩和火山岩为岩石圈处于拉张状态下大陆裂谷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79.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巴山冲断带的结构复杂,在平面上城口-房县断裂将其分为北、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北大巴山被认为是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地块之间的拼合带,南大巴山代表了典型的前陆冲断褶皱带的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南大巴山冲断带进行构造解析。研究指出,南大巴山冲断带剖面上具有多层次和多期次滑脱变形的特点:浅层次的滑脱面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灰岩中的石膏层,卷入的层序为其后的中生界;深层次滑脱体系为沿着震旦系页岩和嘉陵江组膏盐层两个滑动面之间活动形成的冲断变形。完成了切过南大巴山不同构造部位的3条多资料约束的综合地质剖面,以此详细解析了冲断带深浅层次的冲断结构及分布规律,在平衡恢复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冲断带的几何结构和运动过程,确定了大巴山和川东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对接关系,提出南大巴山冲断带为一多层次、空间上强烈收缩的复杂薄皮冲断体系。  相似文献   
80.
付顺  陈晓琴  阚瑷珂 《华北地质》2011,34(2):139-145
在对四川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资源类型进行了划分.综合前人的评价方法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褶皱构造景观、岩溶地貌景观是公园的导向性地质遗迹景观.公园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得分率较高,其典型性、稀有性、奇特性特征突出,资源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高,旅游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