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7篇
  免费   2174篇
  国内免费   2840篇
测绘学   1290篇
大气科学   679篇
地球物理   1710篇
地质学   8555篇
海洋学   756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1188篇
自然地理   1067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553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772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552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48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6篇
  1944年   5篇
  1943年   6篇
  194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现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浆被动侵位耐成,总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2.
宁蒗地区喜山期斑岩带受近南北向的包都-波罗弧形断裂带控制,由壳幔混源型岩浆被动侵位而成,总体上呈向北逐渐倾伏的趋势。该斑岩带斑岩属钙碱性系列、中酸性岩类。通过对该斑岩带各斑岩体(群)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其为含铜斑岩或铜(钼)斑岩,具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盆-山体系流体的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盆—山体系与成矿的关系,指出盆—山体系演化过程中出现的4种流体在势能和重力的作用下,将向盆—山体系中构造活动较强烈的盆地—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汇集,从而造成成矿物质的沉淀堆积,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994.
依据鞘翅的纵脉及其多而不规则的翅室等特征,建立了一个新的大鞘甲科———Mag nocoleidaefam.nov.。化石采自河北省张家口市黄家堡青石砬组,系卢尚坟昆虫群区系范围,时代归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995.
准噶尔盆地结构及其圈闭类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准噶尔盆地是复合叠加前陆盆地 ,其原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带后期复活、拗拉槽回返和板内皱陷作用有关的大地构造环境。其古生代盆地的形成与相邻的阿尔泰山和东、西准噶尔山、天山及博格达山的造山作用相关。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改造与其南部特提斯域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引起的盆地相邻造山带的复活有关。相邻造山带时空上不均一的造山作用对盆地的影响不同 ,形成了盆地独特的结构。各坳陷均由与其形成有关的造山带前缘冲断带、陡坡带、山前凹陷、缓坡带和前隆及前缘皱陷等构成 ,前隆之间的叠加构成了盆地的大型隆起 ,皱陷叠加构成了盆地的中央坳陷。不同类型的圈闭在坳陷中有规律地分布着  相似文献   
996.
地面大回线源在地下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的反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地面大回线源在地下形成的瞬变电磁场的反演方法。其反演计算采用改进的阻尼最小二乘可行方向法,理论计算表明,反演计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7.
西昌邛海泸山旅游地质资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邛海、泸山山水浑然一体,以其邛池夜月、碧波朝阳、渔村夕照、平湖秋月、三教合一寺庙群落同建于山中一道路上而闻名遐迩。邛海、泸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并以四川省第二大天然湖泊优势,独特气候而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998.
论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龙门山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的耦合关系李勇(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610059)关键词盆山耦合沉积响应地层标识造山作用成盆作用前陆盆地造山带大陆动力学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造山带及其毗邻盆地是研究大陆构造的两个最重要的构造单元,因...  相似文献   
999.
鄂西黄陵背斜核部中段金矿基本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陵背斜核部中段的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具有斜列侧伏性、群聚分带性、似等距性、自相似性及易采、易选等特点。金成矿过程经历了初 始富集、预富集、工业富集、次生富集4个时期和岩浆热液主成矿期的4个阶段,黄陵花岗杂岩是其主要热源和矿源,复合剪切带和古构造格架控制其产布。金矿床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成矿时代为晋宁晚期,其形成主要与扬子旋回古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盆山转移与造盆,造山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地系统和造山带系统是大陆岩石圈上的两个主要构造单元,其包括地质历史中曾存在和消失的盆地,大洋,大陆边缘及陆地。因此,盆山转换研究,探索盆转山和山控盆的过程则成为大陆地质的前沿研究领域。沉积地质学通过盆山转换和转换过程的分析研究。并以大陆边缘为主,对盆地分析,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盆地沉积相的时空配置和演化,大陆边缘转为前陆盆地过程中,分析海-陆环境在时空上的四个转换过程和自演化序列。盆山转换的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