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733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91.
论淮南生物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淮南生物群 (Huainan Biota)产于安徽淮南地区新元古代淮南群中 ,由宏观藻类 Chuaria- Tawuia组合和蠕形动物 Pararenicola- Paleolina组合组成 ,可与加拿大西北麦肯齐山新元古代小达尔群 (L ittle Dal Group)小达尔生物群 (L ittle Dal Biota)对比 ,为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一个特有生物群落 ,地质时代为前震旦纪 (本文的震旦纪即目前的南华纪至震旦纪 ) ,时限约为 85 0— 75 0 Ma,从而将前人所定淮南生物群为青白口纪至震旦纪的时代结论修订为前震旦纪。这对我国乃至国际上新元古代地层层序的重新划分与对比 ,以及新元古代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文中还着重论述了淮南生物群的组合特征和特定的生物发展阶段 ,而区别于青白口纪和震旦纪的生物群落 ,并通过洲际对比 ,讨论了淮南生物群的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892.
从软体动物分布谈淮河及长江下游第四纪地层和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长江下游广大地区地势平坦 ,河、湖、港发育 ,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 ,可分为平原区、丘陵区二种类型。第四纪时 ,本地区气温适宜 ,雨量充足 ,河湖密布 ,沼泽宽阔 ,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合软体动物生存和繁衍 ,因此软体动物属种数量繁多 ,分布广泛。在淮河及其两岸丽蚌 (L amprotula)、矛蚌 (L anceolaria)、曲蚌 (Arconaia)很昌盛 ,长江下游南岸金坛、宜兴蚬科 (Corbiculidae)化石堆积厚可达 1m以上。  相似文献   
893.
黄小龙  徐义刚 《地球化学》2002,31(5):443-454
女山麻粒岩包体的Mg#值总体较低(28-51),在化学成分上主要表现为偏中性,没有明显的辉石、石榴子石或Fe-Ti氧化物的堆晶作用,但部分有斜长石的堆晶作用,略具Eu,Sr正异常,部分则有斜长石的分离结晶,略具Eu,Sr负异常。另外,女山麻粒岩包体亏损Rb,Th,Nb,Ta,富集Ba,LREE,Zr,Hf等,具较高的Nb/Ta,Zr/Hf比值,麻粒岩相变质作用过程造成了Rb的强烈亏损,但对Nb,Ta,U,Th的影响较弱。女山麻粒岩包体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通过分离结晶混染作用模型(AFC)模拟,表明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性火山岩和中必一麻粒岩分别为较可能的初始岩浆和混合源,初始岩浆经过10%-40%的AFC可以形成女山麻粒岩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总体上,女山麻粒岩包体的主元素、微量元素特征均相似于华北克拉通太古宙中性麻粒岩、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平均值,而与扬子克拉通下地壳平均值得明显差别。因此女山地区下地壳可能仍属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因而支持Li(1994)的碰撞拆离模式。  相似文献   
894.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床流体多次沸腾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安徽铜陵狮子山铜-金矿床有两种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矿化类型: 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 矿床中的成矿流体至少发生过四次沸腾. 第一次发生于隐爆角砾岩阶段, 熔体-流体包裹体温度高于600℃, 盐度超过42%(质量百分比, 下同)NaCl equiv, 代表了一种富水残浆; 第二次发生于矽卡岩化过程中, 流体温度为422℃~472℃, 平均458℃, 盐度为10.2%~45.1% NaCl equiv; 第三次发生于主成矿阶段, 即石英-硫化物阶段, 其流体温度337℃~439℃, 平均390℃, 盐度3%~30% NaCl equiv; 第四次发生于成矿晚阶段, 流体温度低于350℃, 平均265℃, 盐度2.1%~40.4% NaCl equiv. 氢、氧同位素测定表明, 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  相似文献   
895.
利用安徽省7个台站近2年来数字化地震观测资料,根据地震发生的断裂力学模式和震源谱理论,计算了安微及邻区42个中小地震的构造环境剪应力值,并对应力场分布状况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及邻区目前构造环境剪应力场水平总体上相对较低,但局部地区巳具备性中等地震的应用力场条件。  相似文献   
896.
张立明  刘青  朱琨  韩成林 《云南地质》2008,27(2):156-162
黄栗树地区有两种金矿化类型:接触交代型(矽卡岩型)和微细浸染型(卡林型)。在有利的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形成。主干断裂控制金矿(化)体宏观带状分布,规模不大的复合型断裂或层间破碎带则控制矿(化)体定位。  相似文献   
897.
浅论安徽巢湖半汤地热田成因及径流通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飞  汪龙虎  洪江生 《江苏地质》2008,32(3):172-178
滁河断裂带总体走向北东40°,长约170km,宽5km,在断裂带内发育奥陶系一震旦系地层,该套碳酸盐岩受断裂构造影响,裂隙、岩溶发育,具备地下水渗透、径流、储存所需的空间条件。由于该断裂规模大,影响深,是地壳深部热源导控断裂,沿断裂带有温水、温热水温泉出露7处之多。巢湖市半汤地热田就是其中之一,地热田成因受北北东向F2、F3断层和滁河断裂带南缘巢湖一香泉断层(F1)的控制,由于地热田区裂隙、岩溶在不同标高段发育,地下水沿裂隙、岩溶径流亦有深浅之分,由于地下水径流循环深度不同,因而涌出地表的温泉温度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98.
近两年来,安徽省建设厅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打造现代建筑新徽商,展现建筑皖军新风采,实现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全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招投标、施工许可及信用体系的制度建设,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工程质量稳步上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加快安徽崛起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99.
Fluvial landforms in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River are oft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factors for frequent floods.It is these special landforms that influence the channel chang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Using Landsat TM image of 2000,this paper conducted a series of image processing,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ulti-spectral composition,gray value statistics,and spectral analysis of ground objects.Then it got a new interpretation map of different kinds of fluvial landform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in the Anhui section.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mentioned above,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typical landforms as terraces,floodplains and battures,and their functions on the changes of river channel.The results show a consistence with the earlier conclusion that the Anhui sectio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ends to deflect gradually toward south,which provides more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geomorphologic evolution of the river channel.  相似文献   
900.
根据安徽省历史地震(294~1969年,M≥4)和现代地震(1970~2013年,MS≥3.5)资料的统计结果,通过估计历史地震序列类型,将安徽地震类型划分为"相对安全类"和"相对危险类"。结果表明:安徽省历史地震类型的统计结果和空间分布特征与现代地震序列类型大致吻合,绝大多数中强历史地震属"相对安全类",而"相对危险类"的历史地震主要分布在霍山地区、皖东北地区和宿北地区。安徽地区内的地震活动具有较高的继承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震后地震趋势的快速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