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133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利用中央气象台奥运火炬传递珠峰气象保障队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对2007年4月12日-5月8日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大本营地面自动站和79次探空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揭示了珠峰地区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事实。结果表明:受珠峰北坡绒布冰川沉降风影响,珠峰大本营盛行南风;风速和气温日变化呈单峰分布,风速极小值和日最低气温出现在08:00(北京时,下同),而极大值出现在15:00前后;相对湿度峰值出现在07:00和23:00,正午前后相对湿度最小。6200 m高度以下几乎昼夜恒吹下山风,偏南风在22:00至次日00:00最强;7200-9000 m高度风向主要以偏西风为主,风速随高度也明显增加。5200-8000 m各高度上,日最低气温始终出现在08:00,最高气温出现在16:00,8200 m以上气温呈现出多波动起伏。在6700-9700 m高度能维持相对湿度的高值中心,大值区主要位于6500-8800 m高度。高空西风锋区位于12000-15000 m,对流层顶高度大约在18200 m左右。  相似文献   
932.
探讨南海北部海域风浪成长时有效波高与风速、风时、风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了5种风浪要素的推算方法,探讨其在南海北部海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在南海北部,风速和风时呈现线性增长的关系,风速越大,风浪从过度状态成长到充分成长状态所需风时就越长;风速大小和风区长度之间满足平方关系,风速越大,风浪充分成长所需风区长度就越长。2)在南海北部,有效波高的大小与风速的大小、风时的长短、风区的长度3者密切相关。3)SMB方法、W ilson IV方法和青岛方法,在计算南海北部的风浪关系中体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33.
利用新安县老城气象站1971-2005年和城关镇、北冶乡、云蒙山、坡池岭2007或2008年的测风资料,对新安县风能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安县大部分区域年平均启动风机时间>4500 h,有效风能密度>170 W/m2.在这些有效风能区域里,可安装1.5 MW的风力发电机组120台,装机容量180 MW,年发电量3.5亿kW·h,年上网电量2.7亿kW·h,投资回收期大约12 a.  相似文献   
934.
2006年9月4—5日四川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屠妮妮  段玮 《气象》2008,34(7):51-60
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旱灾严重,入秋第一场暴雨过程迅速减弱了川渝地区的高温灾害,同时初步缓解了该地区的旱情,由于雨势强劲亦造成不少地区重大经济损失.采用1°×1° 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9月4-5日发生在高原东侧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中低空急流的位置与以往的过程不同,它出现在低压的北侧,加快了北方冷空气和水汽的输送,此外低空急流出现和消失都早于风场辐合区,是低压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从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分析表明本次降水积云对流活跃,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935.
针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竞赛海域浮标站风力与背景气压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因地形等影响,奥帆赛海域的背景气流为东、西向或为均压场时不易出现弱风;而由于海洋冷平流、地形抬升水汽辐合,以及低空与补偿回流反向的背景气流抑制海风环流发展等原因,弱南向背景气流最易出现弱风;背景气流为北向时,因有利于陆地气温升高和海风环流的发展,情况变得极为复杂,配合以不同的天空状况,较强和较弱的背景气流条件都可能产生弱风。奥帆赛海域的风场不仅受当地背景气流和海陆风的影响,有时还受周围邻近地区(例如胶州湾等)强海风发展的连带影响。不同背景气流下的弱风,其预报难度也不同。南向背景气流弱风主要取决于气压梯度大小,北向背景气流弱风主要取决于天空云量多寡。  相似文献   
936.
以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产生脉冲信号的插板单元为分析对象,重点介绍了几种脉冲信号的流程分布和脉冲波形,为台站机务维修人员在检测雷达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37.
This study reveals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urasian snow and the following summer season's monsoon rainfall by using four different indicators of snow conditions and correlating each of them to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Using 46 years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mean winter snow depth, maximum snow depth, and snow starting dates, and 27 years of snow area coverage from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over Eurasia, the authors found diverse correlation patterns between snow conditions and the following warm season's rainfall ove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Some of the results contradict the well-known inver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now and the summer monsoon. This study provides an easy comparison of results in that it show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Eurasian snow and monsoon rainfall by using different Eurasian snow indicators based on the best available historical records without discrimination of regional variations in snow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38.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况特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通过17个站1996-2000年风资料的统计和计算,对塔克拉玛干沙漠风况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塔克拉玛干沙漠作用风系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在纵向和横向上主风向都呈现出明显变化规律;(2)输沙势计算结果表明,除若羌地区外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处于低风能环境;(3)大多数区域RDP/DP值都大于0.5,呈现单峰或锐双峰特征。  相似文献   
939.
青海湖东克土沙区风沙运动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起沙风况、输沙势和输沙量是反映风沙活动强度的3个重要指标。以青海湖东克土流沙区的风况资料为依据,结合实地风沙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的风沙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3\,4\,5月(主要风沙活动期)起沙风出现的比率分别是0.40、0.47\,0.53,起沙风速集中于6~16 m·s-1,占统计时段的91%,高能起沙风速(达到16 m·s-1及其以上的风速)集中在16:00-20:00。(2)研究区域总体上属于高能风况环境,3月和5月输沙势的风向变率都小于0.3,表明风向变幅大,风能不集中,对于沙区周围公路和草原的危害从不同的方向推进。(3)观测期间各方位输沙量总和为503.67 kg,NE、ENE、E和ESE 4个方位的输沙量最大,占总输沙量的43.56%。  相似文献   
940.
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后,在保护海岸抵御侵蚀的同时往往还产生其他的环境问题。尤其在强风区海岸,海滩养护造成了滩面环境的改变,使滩面风沙搬运和沉积特征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对福建平潭岛龙凤头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前后的风沙沉积对比研究表明,养护后海滩的干滩宽度、滩面沉积物粒径、表层湿度、海滩高程等环境要素变化对滩面风沙搬运与沉积过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养护海滩干滩滩肩高程的提高增加了滩面风速,增大了滩面风沙输沙率;(2)养护海滩干滩宽度的增加既扩大了风区长度也为风沙搬运提供了充足的物源,且不受潮汐过程影响,提供了持续的风沙物源供给,增加了风沙作用时间;(3)养护海滩剖面形态的变化使得海滩滩面沉积物含水率减小,降低风沙起动风速,增强了滩面风沙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