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81.
依托嘉兴环线下穿南湖大道的1.2 m超小净距三车道特大断面类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实施过程中的管节内力、土压力、顶推力、竖向姿态及其引起的地表沉降等进行了现场实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线矩形顶管在后实施隧道掘进过程中管节内力受姿态调整和润滑泥浆作用有所波动,临近隧道施工时前序管节内力存在削弱、增强再恢复的变化过程,最大钢筋应力约增加30%;与常规单线矩形顶管相比,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呈现出较为扁平的peck沉降曲线特性,且最大沉降集中在始发井侧,随顶进距离增加呈现一定拖拽影响;南北线沉降差异主要因素为掘进竖向姿态控制,顶推力并未因小净距而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2.
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松动荷载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松动荷载的方法多为规范法和理论公式法,这些方法都建立在对以往隧道松动荷载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双洞八车道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隧道形式。由于其跨度增加、扁平率降低,现有松动荷载的算方法是否适用于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已成为隧道建设者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公路隧道为研究背景,概括和总结了各种松动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用这些方法计算龙头山隧道的松动压力,分析和对比计算结果,并通过数值计算和实测围岩压力对各种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各种方法的产生背景和内容,分析其各自的适用性;根据研究结果,对扁平大跨度公路隧道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3.
中国近46年冬季气温序列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利用1951~1997年中国大陆695个站的实测气温资料和纬度余弦加权平均法建立了全国及8个区域近46扑冬季气温的时间序列,并对其变化特征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冬季气温总体上呈非连续的增暖趋势。线性变化约为0.155℃。(10a)^-1,90年代较50年代约上升了0.61℃,其中1985年以后地肝极为明显;冬季气温变暖不完全是由夜间最低气温引起的,最高气温的变化也是近期气温增暖的重要特征;青  相似文献   
84.
针对传统InSAR技术在监测地表形变时受对流层延迟影响的问题,利用地面实测气象参数和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建立大气校正模型,对生成的鄞州区干涉图进行对流层延迟校正,获取鄞州区2018~2020年高精度地表形变分布。为分析不同大气校正模型对对流层延迟效应的削弱效果,将监测结果与同期实测水准数据作对比。结果发现,地面气象信息模型、NCEP气象再分析资料模型和未加大气校正的InSAR监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78 mm、3.86 mm、5.62 mm,表明利用地面气象信息模型校正大气相位误差具有更高的监测精度,能有效削弱对流层延迟对干涉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射阳港潮汐与乘潮进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和航行实践分析比较发现,射阳港潮汐同潮汐预报表有一定偏 ,实际高潮 比预报值高,实际低潮位比预报值低,遍地比预报要早,低潮时比预报要迟。本文研究了这一变化规律,对确定科学的乘潮进港时间及港口规划、运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在较为复杂的桩土条件下,对基桩低应变动测曲线进行完整性类别判定时,若只凭经验而无简便实用的正、反演软件,实际上是很困难且不可靠的.这里根据不均匀土中多缺陷桩的解析解,开发出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正演计算与反演拟合解释软件.反演拟合实现了多阻抗界面手控半自动方法,避免了繁琐的参数输入.该软件可读入国、内外常用四种动测仪的实测数据,是准确进行基桩动测资料解释工作的必要工具.  相似文献   
87.
各种对流层经验模型中,GPT2w模型是目前标称精度最高的对流层经验模型,其在模型化对流层延迟的同时,也提供具体的模型化气象元素。以USNO的ZTD产品检验模型ZTD精度;以IGRA发布的大气廓线数据,对模型加权平均温度Tm、水汽直减率λ的精度进行验证。计算发现,模型加权平均温度Tm具有-2.56K的系统偏差,改正该偏差后,模型ZTD对比USNO偏差从-1.38 mm提升至-0.3 mm;还验证了模型水汽直减率λ的两种获取方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提出以测站气压P、测站温度t、测站相对湿度hr为实测气象元素,以校正后的Tm、高精度的λ为经验气象元素,作为对流层延迟模型输入参数的互融方法。该互融方法计算ZHD、ZWD经验模型分别采用目前最优的Saast静力学延迟模型和Askne & Nordius湿延迟模型。以USNO发布的340个IGS跟踪站的对流层延迟数据作为参考,该互融方法较直接气象元素法、校正后的GPT2w模型均有显著精度提升。在不可获取气象数据的前提下,校正后的GPT2w模型具有很高的先验精度;若可获取近实时气象数据(如自动气象站),则推荐采用新的参数互融模型。  相似文献   
88.
89.
邵关  王为成 《海洋测绘》2007,27(1):66-69
研究南海环流的方法很多,采用GDEM资料,运用P矢量方法,得出了南海春季、夏季局部的上层流场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并结合UCM-60超声海流计和ADCP走航式测流仪相关实测数据,初步验证了这种研究南海上层季节环流所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着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为了探索一种快速、准确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遥感监测方法,以辽宁省苏子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将实测光谱数据转换为多光谱数据。笔者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立相关关系模型,选择最优模型运用到2016年和2020年苏子河流域的Sentinel--2影像。结果表明:综合实测光谱与多光谱可用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各模型R2均高于0.50,2年间流域内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中Cu、Ni、Pb、Zn含量增加,Cd、Cr、As含量降低,超标的重金属元素由Cd、Cr、Cu变化为Cu、Ni、Pb、Zn。经分析,重金属相关含量变化与矿场、农业种植结构以及生活垃圾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