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Mt. Amiata (Southern Tuscany, Central Italy) is an extinct Quaternary volcano located in an area still marked by high heat-flow that is caused by deep seated (6-10 km) hot masses related to Pliocene magmatic activity. The anomalous geothermal gradient gives rise, within the Mesozoic limestone formation (Tuscan series), to geothermal systems that fed the Ca-SO4 thermal springs characterizing this area. Besides of thermal fluids, several cold, dry CO2-rich gas emissions seep out on the NE flank of the volcano. These gas vents mostly consist of large sub-circular craters at variable depth and diameter (5-15 m and 10-50 m, respectively), and represent a serious hazard for the local population, as testified by the several asphyxia casualties that have been repeatedly occurred within these morphological depressions. In this work, the chemical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Mt. Amiata "CO2-rich gas vents" and the estimation of both the CO2 flux from the soil and the CO2 distribution in air of their surroundings,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1) assess the origin of gases, (2) recognize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for these gas emis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tectonics, and (3) to evaluate the CO2 hazard in the high flux emanatio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gases is largely dominated by CO2 (up to 98 % by vol) and shows relative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N2, CH4 and H2S (up to 1.1%, 0.9% and 3.9 % by vol, respectively). These features, coupled with the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ic signature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 of the main gas compounds may be related to the contribution of deep (i.e., thermometamorphic processes on carbonate formations for CO2) and shallow (i.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for CH4, N2 and H2S) sources.  相似文献   
12.
钱迈平 《江苏地质》2003,27(2):65-77,F003,T001,T002
古人类的起源及演化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远未解决的问题,目前掌握的重要化石材料包括:距今约5600万年的灵长类,约1700万年的人猿超科代表,620万年(?)-440万年的人科动物,以及约350万年(?)-200万年的古人类和人造石器等。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及与之演化相关的化石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先后找到已知最早的高级灵长类——约4500万年前的曙猿化石,人猿超科的早期代表——l400万年和8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240万年-200万年前的人造石器,200万年前的能人(?)化石,170万年前的直立人及28万年-20万年前的智人化石等。拟从迄今的化石记录人手勾勒出古人类起源及演化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3.
1Introduction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northofLuobupouLakeofRuoqiang ,about 30 0kmsouthwestofHamiCity ,Xinjiang .ItwasdiscoveredbytheSixthGeologicalTeamofXinjiangduringgeo chemicalexploration .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whichoccursinthegold bearingformationcomposedofMiddleandLateCarboniferousvolcanicandpyroclasticrocks ,isabrittle ductileshearzonetypegolddepositcontrolledbyariftbelt.TheHongshijinggolddepositislocatedinthesouthwestoftheHongshi jing -Maotoushanmineralizationb…  相似文献   
14.
有档案材料为证:自1921年英国人首次发现“雪人”以来,前苏联曾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寻找雪人最积极的国家。连科学院和国家上层领导都曾给予高度重视。但是.几年的努力未见成效,未能获得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赫鲁晓夫还批评过科学家们不务正业,于是大张旗鼓的寻找活动在上个世纪60年代告一段落。不过仍有人对此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15.
以近几年天体化学研究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论述了对于认识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进程的重要意义。地球主要由一套具有独立化学成分组成的硅酸盐质星子群随机碰撞吸积而成。地球的星子堆积形成方式和初始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制约着地球后期的非均一,非均变演化过程。以1800Ma为转折点,地球的演化具明显的两阶段演化特征:早期以初生壳体-星子源地体的形成和发展为特点,后期以岩石圈板块运动为特点。  相似文献   
16.
湘南中新生代玄武岩成因研究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勤文  王方正 《地球科学》1997,22(6):585-588
定量计算了湘南中新生代多种类型玄武岩的矿物-熔浆平衡条件和岩浆粘度、密度、上升速度等岩浆物理参数,识别出了三类原生玄武岩浆,橄榄拉斑武岩浆、白榴碧玄岩浆、碧玄岩浆、根据玄武岩的地质岩石学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起源条件,深部地质和地球物理等方面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本区玄武岩是大陆岩石圈深部热扰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去年,我一直从事某项活动,对于这项活动,有些地震专家认为是荒唐的,有人说是愚蠢的,有人说是真好笑,也有人说是在浪费时间。我做了什么事情会引起如此多同事的这些看法呢?噢,我所从事的活动就是主张进行一些定期的和频繁的地震预报。我公开为新英格兰,并私下为加州的一些同事  相似文献   
18.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刚刚上天,日本科学界又准备“入地”。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学者正积极联手美国、欧盟、中国筹备一项计划,向地球内部深深挖掘,去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报道说,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敖汉旗七家金矿构造位置上处于兴蒙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结合部位, 靠近兴蒙造山带一侧,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区内岩脉以闪长玢岩为主, 且与石英脉型矿体空间关系密切.根据岩脉与矿体的穿插关系, 将其分为成矿前闪长玢岩和成矿后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表明, 成矿前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66.3±3.4 Ma, 成矿后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28.6±4.5 Ma, 与区域上两期构造-岩浆活动时间(分别为160 Ma左右和128 Ma左右)近似吻合.主量元素特征显示: 二者均属于准铝质, 高钾钙碱性系列; 微量元素特征显示: 二者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U、Pb), 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 反映出岩浆来源具壳源特征.主微量元素特征均显示出二者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另外, 成矿后闪长玢岩有较高的Nb/Ta(18.66~20.27)和Zr/Hf(37.16~39.23)比值, 暗示其岩浆来源具明显的幔源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成矿前闪长玢岩可能起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 成矿后闪长玢岩可能起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熔融岩浆, 并在其演化侵位过程中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闪长玢岩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区域构造演化, 反映出七家金矿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密切相关, 矿床在地壳由挤压增厚向伸展减薄的转换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海洋监测人员培训的起源与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等方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此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发展现状。通过对该工作开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对此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